真帮实干助振兴 激发驻村“动力源”
潘晶晶 杨维鑫
驻村一年了,干得怎么样?“擂台”见真章。“因‘两高’联络线施工,石马山洞需要封道6个月,其间村民出行受到极大影响,在镇领导的协助下,我们召集各方代表召开‘民主恳谈会’,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了不同时间段出行接送方案,目前各类接送出行已正常运行半年,获得了村民的好评。”台州市三门县珠岙镇石马村驻村干部正在向评委与观众汇报自己的驻村工作。
5月10日,三门县珠岙镇举行“实干破难 驻村有为”擂台赛,紧扣“驻村六件事”工作制度,着力破解“村情调研不深”“驻村业务不精”“发展后劲不足”等难题,进一步提炼经验做法,打造一支“善谋事、敢担事、会干事、能成事”的驻村干部队伍。
驻村,更在于“助”村。近年来,三门县始终坚持实干当头,推出“驻村六件事”工作制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拿着驻村手册走在干净整洁的娄坑村主干道上,驻村干部郑力干劲十足。今年初,娄坑村被评选为2023年度浙江省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和三星级美丽乡村。去年拿到“驻村六件事”工作内容后,郑力决定从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入手,以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亮点工作,带领村两委去天台的美丽乡村调研。本就有庭院设计经验的郑力主动起草了娄坑村的整治方案与整治结点,和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沟通。郑力说:“去年三门县推出‘驻村六件事’工作制度,不仅量化了我的驻村工作,也让我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到村里的发展了。”
“助”村的关键在人。三门县开展“百名科长破百难”活动,推动广大干部在基层一线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并通过干部培训、青蓝帮带、重点历练等举措,加强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去年,全县各乡镇街道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120余次,帮助1000余名驻村干部理清工作思路、尽快进入角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锻炼。三门县深入实施驻村干部“青蓝工程”,年轻驻村干部拜了“老师头”,在“老师头”的传、帮、带下迅速成长。同时,将优秀驻村干部纳入到三门县“五线历练”干部,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项目攻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经受实践锻炼。
干事创业离不开表彰激励的撑腰鼓劲。三门县建立“驻村六件事”考核体系,激发驻村“动力源”。在本次珠岙镇“驻村六件事”考核表彰大会上,26名年度优秀驻村干部上台领奖,其中8名驻村干部在“驻村六件事”工作业绩量化考核中表现优异,获提拔重用或职级晋升。
“‘驻村六件事’考核体系的运用,量化驻村工作的具体内容,提升驻村工作实效,让努力扎根在一线的驻村干部崭露头角,劳有所报。”珠岙镇党委副书记孙惠敏说。
(图片由三门县珠岙镇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