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小治理单元 拓展服务矩阵
吴兴破解融合型大社区治理难题
徐 坊
吴兴区飞英街道余家漾社区现有居民8000多人,人口密度大、单元构成复杂、利益诉求多元。在这样的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中如何提升治理效能?飞英街道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飞英街道党工委委员王凯介绍,近年来,该社区通过“划小治理单元、拓宽服务矩阵”等,积极探索新路径,有效破解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难题。
据介绍,在综合考虑管理宽度、复杂程度、管理难度等因素后,余家漾社区尽可能把治理单元划小划细。目前已划定的8个网格和20个微网格,除了配备网格长和微网格长,还组建了一支由在职党员、家园先锋、议政员、物业人员、热心居民代表等组成的微网格治理队伍。“社区、网格、微网格全方位联动,‘一件事’的治理模式,不仅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事件的处置效率也大大提升了。”余家漾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吴静华介绍说。
“三团三会”机制的实行,也进一步拓宽了社区的服务矩阵。“三团”即“民情查访团”“民情会诊团”“民情督办团”,“三会”即社区定期召开的“联席工作会议”“联合协商会议”“任务交办会议”。得益于“民情查访团”的日常走访,社区老年人有了“专属”食堂,每天不仅能吃到种类丰富、价格实惠的饭菜,还有党员志愿者轮流为高龄老人送餐,日均服务老人50余人次。社区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民情督办团”整合辖区内青年志愿者资源,依托以圣工作室、青柚空间等载体,形成以老带新、传承帮带的“三点半”学校,有效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此外,由街道联居领导担任第一书记,社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负责人担任兼职副书记,吸收在职党员、联盟单位负责人等各方组成的“红色”力量,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末梢”。去年以来,由人大代表等组成的“红色智囊团”积极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有效推动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书吧、左邻右舍休闲吧落地,社区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