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党委委员杨建伟:

一块土地上生出“四桶金”

  今年年初,省里提出要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十大标志性成果,其中之一就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改革(强村富民)。我很自豪地说,我们东衡村集体经济最近十年走的改革发展之路,还是有典型性的。2011年,东衡村集体经济负债高达百万元,到2021年,总收入达到3175万元,且连续五年位列湖州全市第一。我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万余元。最近,东衡村又入选了德清县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试点。

  这是怎么做到的?我给大家讲讲我们村“四桶金”的故事。

  “第一桶金”说来大家可能想不到,它是靠开矿得来的,现在成了村里的“反面教材”。当年靠开采石材,东衡村集体经济每年有300多万元收入,但村里漫天灰尘、污水横流,环境破坏严重,村民幸福感很低。

  2009年,随着“千万工程”的推进,我们村咬咬牙关停了所有矿场,村集体经济收入出现断崖式下降。2011年,我被选为村委委员,当时村里连工资都发不出,人心涣散。怎么办?村两委班子想到了赚“第二桶金”的方法——矿坑回填。那一年,我们成功申报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涉及矿坑1600多亩。这一回填项目被杭州一家公司以1.08亿元的价格中标。有了这笔资金,村里还清了欠款、修了路,改善了环境。飞回来的白鹭,也激发了我们通过改革创新走绿色发展的信心。

  “第三桶金”也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获得的。回填的3000亩矿坑中2000多亩被复垦成耕地,效果很好。但这次村里有了不同声音。有人觉得同一块地能赚“三桶金”已相当不错,但我想到的是要走绿色发展之路,还缺乏产业的支撑。

  2015年,国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东风吹进东衡,带来赚取“第四桶金”的思路。村里在剩下的700多亩回填矿坑上谋划修建众创园,为周边钢琴、木皮等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孵化场所。3年后,众创园一期正式完工,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达2576万元。

  “第四桶金”,村民的获得感就很强了。我们找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一边在回填矿坑上引进鱼菜共生项目、先锋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桑黄玻璃大棚种植项目等,一边挖掘赵孟頫文化、尚书文化、乡贤文化等,实现融合发展。2018年、2019年,东衡村先后成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3A级旅游景区村庄。大家的自豪感上来了。

  村里发展了,村民的生活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通过中心村建设,家家户户住进了小高层、小洋房。村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村股份合作经济社,每人每年有4000元分红。我们还在村里建了农贸市场、超市、电影院、幸福邻里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大家都说,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很多和城里一样的服务,幸福感提高了。

  从东衡获取“四桶金”的历史中,我感悟最深的就是要不断通过改革创新来实现共同富裕。这也倒逼我们村干部不能“吃老本”,更不能“躺平”,要继续加强学习、解放思想。

  我相信,随着我省“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的推进、德清县持续开展共同富裕县域样板建设,我们东衡村的“第五桶金”马上就能挖掘出来。

  (本报记者 孟琳 金春华 共享联盟德清站 徐超超)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一块土地上生出“四桶金” 2022-09-14 浙江日报2022-09-1400009;24794282 2 2022年09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