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画韵西湖

  大约1003年,北宋词人柳永寓居杭州,留下宋词名篇《望海潮》。在《望海潮》的末句,柳永发愿道: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当然,柳永没有完成这夙愿,西湖却成为了南宋画家们最爱的风景之一。他们在画中留下了西湖的春、夏、秋、冬,风、霜、雪、雨,更从西湖无数的美景中提炼出了西湖十景,自南宋起便一代代传承至今。

  南宋绘画里的西湖有什么特点呢?

  一是,南宋绘画里的西湖是人的西湖。是文人的、也是市井的,是观山赏雪,也是渔歌炊烟。如果说北宋山水更接近无人之境,其中的人物侧重于巨嶂中的点景;元画山水更向往归隐,其中的高士们更近似于文人的自我投射。南宋西湖绘画里的人物则是鲜活的、自在的。在《四景山水图》里精致地过四季,在《西湖柳艇图》里劳作不息,在《湖山春晓图》中顾盼多情。西湖因人而生动,人因西湖而陶醉。

  二是,南宋绘画里的西湖是精致的,也是简约的。是细巧入微的,也是开阔的留白与诗意。南宋画院的代表人物马远与夏圭,似乎最懂雾与风,最懂浅滩与烟树,最懂水与墨的交融如何传递西湖的温柔与湿润。这两位各被称为“马一角”与“夏半边”,在他们的团扇、册页与立轴中,不厌其烦地用一个边角精致地打磨一棵春松、一叶扁舟,另一个边角则爽朗地留给清风与明月。南宋绘画里的精致与留白交相辉映,即便是不过盈尺的画面,也依然气象万千。

  此外,南宋的西湖还是治愈的。

  画家之所以有不同的绘画风格,不仅仅因为各言其志,还因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显然,西湖的空蒙、湿润也温柔了画家的眼睛,抚平了层叠的皴擦,治愈了画家的心灵。萧照,在兵荒马乱之时曾以匪活命,到了南宋画院,竟一改师承自李唐的粗粝斧劈皴,在《秋山红树图》中轻拢慢染,红叶烂漫。想见是西湖的和风春雨渐渐抚慰了这些饱经战乱与风霜的传奇画家,赋予他们轻盈与诗意。而这些杭城故人,再用画笔绘一方江南明珠,继续治愈着、融化着800多年后的人们。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画韵西湖 2022-04-17 浙江日报2022-04-1700012 2 2022年04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