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专刊

党支部建在小区上

永康市江南街道探索“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

  下午3点,永康市江南街道金胜社区金水湾小区门口的红色驿站又迎来一位客人——快递员小周。亮码、测温后,小周走进驿站,娴熟地倒了一杯热水,旁边题板上写的文字“感谢您为我们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希望您来我们这里也能宾至如归”,让他备感暖心。“良言一句三冬暖,因为这份心意,我觉得喝到的水都是甜的。”小周说。

  江南街道在永康市率先探索成立住宅小区党支部,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小区综合治理的工作模式。金水湾小区党支部创建了以“党建+物业、党建+小区治理、党建+业委会”等独特的模式为载体,搭建业委会同物业、物业与业主、业委会与业主之间的有效沟通平台。“红色驿站”就是党支部专门快递员、外卖员、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及其他户外劳动者量身打造的休息场所。

  小周每天户外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自从今年8月金水湾小区“金华有爱·红色驿站”建立以来,他经常会过来报到。在他看来,驿站里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宝、雨伞等一应俱全。冬天口渴时来喝一杯热水,夏天天气热时过来歇脚乘凉,即使碰上电动车没电、没气了,都可以到这里换电池、充气,这里就像是他的工作“加油站”。

  “驿站为劳动者提供临时休息、餐食加热、免费茶水、手机充电、爱心雨伞、应急药箱、卫生间、心愿收集、急救知识宣传等24小时便利服务。”金水湾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陈瑞之说。自该驿站投入使用以来,每天会迎接客人200多人次,已成为户外人员遮风挡雨、休憩歇脚的温馨港湾。

  无独有偶。在与金水湾小区只有几百米之隔的龙域天城小区,也有这样一个温暖的红色驿站。该驿站内不仅配备了便民药箱、微波炉、充电器、饮水机、雨伞等,还专门设立了文娱区,让进入驿站休息的人们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歇脚聊天,拉近彼此距离。

  小区是社会综合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江南街道从最基础的城市单元入手,把党支部建在小区上,深入探索“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小区治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通过党建的凝聚作用,小区搭建党支部、物业企业、业委会和广大业主之间的有效沟通平台,打破原来物业、业委会结构松散,小区管理部门与业主之间关系淡漠,业主参与小区治理积极性不高的局面。

  在金水湾小区,7个网格小组、42个微网格构建“人进户、户进楼、楼进格、格进组、组进小区”的治理框架,每个网格都有一名网格员负责日常维护、疫情防控,并通过党员队伍、网格员队伍、志愿者队伍的服务,将“管理对象”转变为“管理力量”,实现小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推动小区整体治理水平提升。

  截至目前,江南街道已成立小区党支部17个。下一步,江南街道将根据永康市委组织部关于打造城市区域党建联盟的具体要求,打造“五星三强”党建联盟,建设“政治引领突出、法治保障完善、德治教化普及、自治强基稳固、智治支撑有力”的“五治”社区,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浙江日报 专刊 00018 党支部建在小区上 2021-12-27 浙江日报2021-12-2700011 2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