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致力于杭州摊簧的传承创新,《淑英救弟》创作方代表刘巍——

让古老的剧种焕发光彩

  走进余杭区艺尚小镇,入眼便是外形各异的精致房屋和着装时尚的年轻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如何寻找古老的韵味?如何让历经百年的曲艺种子焕发全新的色彩?小镇尽头坐落着的余杭区文化馆,正有我们要寻找的答案。不久前,余杭原创曲艺作品“杭州摊簧”《淑英救弟》,获得了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节目创作方余杭区文化馆馆长刘巍,杭州摊簧的传承之路也在她的讲述中缓缓铺开。

  200年历史

  用杭州方式讲杭州故事

  《淑英救弟》取材于发生在余杭当地的“杨毕奇案”,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淑英救弟》截取了故事的高潮部分,讲述了杨淑英为被诬陷入狱、即将问斩的胞弟杨乃武伸冤,孤身一人千里进京,状告贪官污吏的过程。按照清朝律例,庶民告官必须“滚钉板”以证冤屈。淑英面对七尺钉板,没有丝毫的犹豫。这一举动轰动了京城,最终她成功替胞弟讨回了公道。

  让人意外的是,这样跌宕的情节,仅靠一位表演者,就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一个铁骨柔肠、不畏强权的女子形象,也在观众心中立了起来。“这就是杭摊的魅力。”刘巍告诉记者,引吭高歌如大鼓,抑扬婉转似弹词,拖腔又类昆曲,这便是杭州摊簧(简称杭摊)。杭摊产生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杭摊的传统表演形式是艺人自奏乐器坐唱,用口语声腔来叙述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既不装扮,也不舞蹈。其中,移植昆曲曲目的,被称为前摊,多采用书面语和杭州方言的文读音演唱;以通俗易懂和滑稽风趣见长,主要反映世情世态、市井生活的,被称为后摊,主要用杭州方言说唱。《淑英救弟》即为后摊。杭摊曾经极为兴盛,被誉为杭城第一曲,余杭就是杭摊的主要流行区域之一。如今,杭摊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0余人创作

  成功靠精益求精的态度

  一人演唱的《淑英救弟》直击人心。但背后的创作排演却并不简单。刘巍告诉记者,这次的表演,创新地采用了站立的形式。杭摊表演,以往总是坐唱。站立演唱的方式,为独唱者饰演不同角色,需要突出人物特征、性格、语言风格以及动作转换时,提供了更大的表演空间。立唱者手里,该持有何种道具,也经过了多次讨论。最终,方便开合的纸扇,成为最好的选择。

  “《淑英救弟》的剧本,在2019年就开始创作排练,并且获得了浙江省群星奖。这一次,我们在原有剧本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更换主演后重新排演。”刘巍告诉记者,节目的立意创作、唱腔设计、演员选定、编排排练,都是在不断地磨合中进行的,整个过程前后共有30余人参与其中,光剧本就调整了十几本。最终《淑英救弟》以引人入胜的情节、精湛的表演、优美的唱腔、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这个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离开文化馆任何一位工作人员的努力,都很难完美地呈现。感恩每一位主创人员、每一位幕后英雄。”刘巍说。

  14年挖掘

  打造多部精品力作

  讲完《淑英救弟》的创作故事,刘巍又带着记者来到余杭区文化馆的艺术客厅,这里摆放了整整一面墙的奖杯奖牌。这面荣誉墙,也暗示了此次牡丹奖的获得并非偶然。

  上世纪60年代后,杭摊逐渐失传。刘巍告诉记者,2006年,余杭区文化馆开始关注杭摊这一古老的曲艺表演形式。经过深入的挖掘,不断查阅早期文献,寻找民间杭摊艺人等方式,最终成功让杭摊复活。余杭区文化馆也成为目前浙江省唯一的杭州摊簧传承基地。余杭区文化馆不仅恢复了杭摊,还成功打造了多部精品力作,让古老曲种拥有了新的生命力。

  此前,余杭区文化馆创作的杭摊作品《西湖春秋》《青凤收徒》先后获得全国群星奖,《美丽的眼睛》《美丽的红马甲》《夏母训子》也相继摘得牡丹奖节目奖。这些作品还通过百场文艺下基层、跨区域文化交流等形式,被送到各地观众身边。“正是因为优秀的曲艺工作者长期执着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才让古老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刘巍说。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让古老的剧种焕发光彩 2021-01-07 浙江日报2021-01-0700006 2 2021年0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