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将生活融入艺术创作中,《一次心灵的对话》主创者蒋巍——

我写的不仅是一出戏

  一袭长衫、一把折扇、一块醒木,这是记者对蒋巍最初的想象。30年来,蒋巍在曲艺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赢得了认同和肯定。他以消防英雄杨科璋真实事迹为原型创作的评书《一次心灵的对话》斩获“牡丹奖”文学奖。

  他如同一块海绵吸收着知识的水分

  1990年,20岁的蒋巍背着行囊,从兰溪老家来到浙江省艺术学校读话剧班。那时恰逢浙江省军区文工团来学校招人,虽然正式入这行还没多久,蒋巍依然靠着扎实的基本功、出彩的创意在几十名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几天后,蒋巍穿上了一身军装,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有基础、有天分、肯刻苦,这是战友们对蒋巍的评价。1992年,蒋巍前往南京前线话剧团学习和演出。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他如同一块海绵拼命吸收着知识水分,有时为了斟酌剧本上的一句台词、甚至一个语气,都要和战友和老师们讨论几个小时。常派相声传人、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杨鲁平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时常把蒋巍带在身边,将曲艺功底倾囊相授。

  杨鲁平的严厉是出了名的,排练《中国枪王》时,剧本在他手里改了150多稿,往往几遍排练完,又找到了新的问题。蒋巍掏出手机,给记者展示杨鲁平的微信留言,几乎全是批评指正。蒋巍说,杨鲁平的谆谆教诲时刻鞭策着自己在艺术的土壤上精心耕耘。

  从军26年,蒋巍从一名懵懂青年成长为全军优秀演员、浙江省“曲艺笑星”。多年的演艺和创作经历,也让蒋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传统曲艺的特点,也能一窥电视电影艺术的风骚。

  艺术是人学,因为平凡,才格外动人

  蒋巍一直强调,艺术是人学。

  “这一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当蒋巍得知消防英雄杨科璋为救受困女孩不幸牺牲的故事时,被深深打动了,他迫切地想要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如何才能塑造好这个形象?我和师父杨鲁平思考了很长时间。”蒋巍说,他们一行辗转走访了被救女孩一家,慰问了杨科璋的父母,还参观了杨科璋所在的消防中队。等他们返回家中,蒋巍盯着杨科璋的照片看了一晚上,想到他的母亲已经哭不出的眼泪,想到小女孩在暖阳下蹦蹦跳跳的身影,想象两家人之前温馨简单的生活,不禁迫切地想与杨科璋来一场心灵的对话。

  “我们虚构出一个场景,让老记者在冥冥中与杨科璋交流,倾听杨科璋讲述人生故事,亲口还原火场上的真实场景。”蒋巍说,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抓住杨科璋助人为乐、忠于职守的道德品行编排对话细节,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观众自然而然地积蓄感悟,直至情节高潮的出现。“我们这样写,就是要让杨科璋这个典型人物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我们越写他的普通,就越凸显他的不普通,越写他的平凡,就越衬托出他的不平凡。因为消防部队中有千万个杨科璋,他们都随时准备为灭火救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蒋巍说。

  “创作首先要遵从曲艺的规律,然后才能去改变、去创新。”蒋巍说,排练《一次心灵的对话》时,他打破了传统评书长袍马褂的穿搭,让“杨科璋”身着军装向观众娓娓道来,收获了更好的演出效果。

  只有放下身段,笔下的人和事才会鲜活

  2016年,蒋巍从部队转业到浙江音乐学院,担任艺术处副处长。在创作过程当中,蒋巍也会因为主题、题材等问题而迷茫。有一次,导演赖声川来杭州讲课,蒋巍刚好在排练一部新剧,因许久找不到灵感而烦恼。他就向赖声川请教,到底怎样才算是好的创作?赖声川告诉他,创作一部优秀作品首先是要找动机。如果动机是别人给的,那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回到素材本身,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动机。蒋巍对此深以为意。

  蒋巍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创作要有信念”。“我师爷常宝华以前有过一句话,说曲艺人经常说的‘大腕儿’两个字其实是‘大蔓儿’。党是阳光雨露,群众是土壤,只有扎根在土壤里,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蔓儿才能在神州大地上绵延。”

  带着这样的动机和信念,蒋巍创作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舞台剧《温暖》反映了全社会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动人故事,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抗疫题材重点作品;音乐剧《梦·寻李叔同》从当代大学生的角度,讲述了跟大师交流共鸣的故事,展现年轻人对艺术的追求,入选浙江舞台艺术重点项目。

  “我写的是个事儿,而不只是一个戏。”蒋巍说,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生活,“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现。只有放下身段,挖掘生活当中的细节,笔下的人和事才会鲜活。”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我写的不仅是一出戏 2021-01-07 浙江日报2021-01-0700011 2 2021年01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