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深读

什么是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定义:

  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长远地来讲,城市能够从过往的灾害事故中学习,提升对灾害的适应能力。

  韧性的五个特性:

  坚固性:城市抵抗灾害,减轻由灾害导致的城市在经济、社会、人员、物质等多方面的损失;

  可恢复性:灾后快速恢复的能力,城市能在灾后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一定的功能水平;

  冗余性:城市中关键的功能设施应具有一定的备用模块,当灾害突然发生造成部分设施功能受损时,备用的模块可以及时补充,整个系统仍能发挥一定水平的功能,而不至于彻底瘫痪;

  智慧性:有基本的救灾资源储备以及能够合理调配资源的能力。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优化决策,最大化资源效益;

  适应性:城市能够从过往的灾害事故中学习,提升对灾害的适应能力。

  韧性提升的四个维度:

  物理:减轻建筑群落和基础设施系统由灾害造成的物理损伤。基础设施系统损失指包括交通、能源和通信等系统提供服务的中断;

  组织:包括政府灾害应急办公室、基础设施系统相关部门、警察局、消防局等在内的机构或部门能在灾后快速响应,包括开展房屋建筑维修工作、控制基础设施系统连接状态等,从而减轻灾后城市功能的中断程度;

  社会:减少灾害人员伤亡,能够在灾后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和临时的避难场地,在长期恢复过程中可以满足当地的就业和教育需求;

  经济: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轻经济活动所受的灾害影响。经济损失既包括房屋和基础设施以及工农业产品、商储物资、生活用品等因灾害破坏所形成的财产损失,也包括社会生产和其他经济活动因灾害导致停工、停产或受阻等所形成的损失。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6 什么是韧性城市 2020-12-21 浙江日报2020-12-2100010 2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