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铺就“四好农村路” 谱写乡村振兴曲
陈华伟 冯叶 王凯艺
近日,走进位于宁波海曙的树桥村,一条近500米长、宽7米的沥青大道映入眼帘,两侧的绿化层次分明,清爽又大气。初冬时节的宁波,一条条迂回在田野阡陌间的农村公路平整美丽,与一座座美丽乡村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绽放出一道道靓丽风景。
近年来,宁波大力建设“四好农村路”,助推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条农业发展“致富路”、党群关系“连心路”、交通旅游“风景路”。在宁波,象山、鄞州、余姚和奉化等地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象山还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通过持续大投入、广范围覆盖、高速度提升,宁波逐步构筑起广覆盖、强保障、惠民生的现代化农村公路网。截至去年底,全市公路密度达到115.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公路9822公里,占比超86%。三年来宁波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近1200公里,完成路面维修1613公里,创建普通公路服务站98个,乡镇运输服务站22个,建设改造港湾式停车站455个……各项指标均已超额完成。
建好农村公路仅是第一步,管好、护好、运营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加强管理与执法力度,保障路网安全高效运行,宁波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第一个出台超限运输管理办法,坚持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相结合、固定治超与流动治超相呼应,建立综合治超的“宁波样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开展“两路两侧”路域环境整治,树立起农村公路新形象。为养护好农村公路,宁波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尽责”管理体制,全市126个乡(镇、街道)均设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并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指导意见》《宁波市公路沥青路面小修保养标准化操作技术指南》等……这些管养经验还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
宁波还将“四好农村路”与美丽经济交通走廊有机融合,以设施美、环境美、管理美、服务美、体验美为标准构建美丽农村公路标准体系,创新“美丽交通+”经济融合发展模式。今年已先后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近750公里,打造3大品牌走廊、6大特色走廊,创建了一批精品示范工程。同时,与农业、旅游的融合发展也持续深入。包括提升特色农产品集聚区农村公路的等级和增加密度,助力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提升连通景区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与服务水平,保障乡村旅游目的地便捷、高效通达。
“完善畅安舒美的农村路网,构筑健全有力的管护体系,打造共建共享的运输格局,继续探索‘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新模式。”宁波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力促农村公路不仅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而且更畅通、更安全、更舒适、更美丽、更富民,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