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理论周刊

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浙江有条件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践行“八八战略”,遵循品质、密度、距离、互补、分割五大空间经济特性,塑造新发展格局的区域经济布局。

  一要以地方品质驱动浙江高质量发展。这既是补短板,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吸引和留住人才,推进科技创新的要求。浙江应进一步把地方品质驱动发展提高到支撑引领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全局的战略高度上来,大力提升地方品质,努力使浙江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全国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二要逐步解决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立足土地城市化相对人口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现实,借鉴发达国家历史经验,逐步下调都市圈中心城市规模门槛,合理设定周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标准;跳出中心城区,在大城市周边规划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区域新城,深入推动多中心网络型都市圈的发展。

  三要缩短人口和经济与发展中心的距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提出的“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区域集中”,一是积极引导人口和经济从浙江西南山区向东北平原地区转移,使东北平原地区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地区更加重要的“扇面”;二是推动人口和经济从都市圈外向都市圈内转移,重点依托都市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城新型城镇化的都市圈化。

  四要强化地域功能互补。要适应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要求,找准自身定位,大力增强区内产业和区际产业的互补性,打造高度互补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一是大力培育基于产业链的世界级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全球科技创新功能和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使杭州、宁波等中心城市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运筹中心;二是适应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效率与韧性的需要,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规划建设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发展圈。

  五要深度消除分割。空间分割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堵点。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度推进制度型、设施型空间一体化,深度消除分割。一是适应多中心网络化发展, 对杭州萧山国际空港集疏运体系进行广域化改造,使之从服务杭州的单中心放射型向服务多中心网络型转变,提高枢纽空港服务区域的效率;二是坚持“自由落户是原则、限制落户是例外”方针,除个别中心城区外,全域放开落户限制;三是发挥需求牵引优势,探索建设成为全国交易中心,加快规划建设全国大数据交易中心。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浙江日报 理论周刊 00008 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2020-12-07 21766333 2 2020年12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