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越是“风口”越要扎稳马步

  “1分钱一袋食盐”“9毛钱一份青菜”“1分钱一个橙子”……从瓜果蔬菜到肉禽蛋奶,应有尽有。给出这样的“白捡”价格不是好人好事,而是站上风口的社区团购给新用户发的福利。最近,打着中国零售最后一战的旗号,阿里巴巴、腾讯、拼多多、滴滴、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社区团购,“烧钱大战”正式打响。凭着价低质优,确实有越来越多的社区团购品牌,抢占了老中青用户的手机地盘。

  社区团购是个什么事物?说新鲜也不新鲜,一般来说,社区团购指的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群为交易场景,依靠团长向社区居民推荐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种电商模式。这种模式早有雏形,只不过在各大互联网巨头进入之前,社区团购只是以个人推荐、群内接龙的形式自主发起的“搭伙买菜”。资本的进入,让这种模式更成熟规范可复制,也因为有了品牌背书而更具“组织”保障、售后保障。

  社区团购的优点很明显,它将触角伸向了互联网经济一直很难抵达的生鲜领域,链接并激活了可观的私域流量。“以销定采”的方式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在帮助行业降本增效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生鲜品质,为消费端提供了更低价、更新鲜、更方便的采买渠道。这些优势在居家抗疫阶段发挥了巨大作用,让许多不便出门的用户摆脱了“粮仓告急”的窘境,也帮助线下许多零售商贩保住了生意。如今,这一需求不再是特殊时期的应对之举,在用户层面化作了实实在在的采购习惯,在资本眼里,演化成了又一个万亿规模的角逐场。未来,一旦产业链全部打通,还能催生许多新玩法、新形态,甚至可能改变现代农业形态,改变当代人的餐桌。

  正因为前景光明,社区团购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但资本在催化着社区团购生态走向完善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打个比方,除了1分钱的菜,现在某平台上大多数商品是市场价格的5折,部分爆款价格不到市场价的2折,这些低价“羊毛”菜,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靠砸钱补贴换来流水数据,抢夺用户、挤压竞品,大战结果,也许是多败俱伤,留下“一地鸡毛”,也许是胜利者独家垄断市场——这“剧情”想必大家也不陌生。共享单车、充电宝等多种共享经济形态都有过类似教训。“烧钱”大战泡沫破灭后,除了许多企业落寞收场之外,还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如今,社区团购擂响的“战鼓”,难免让人有几分似曾相识。

  历史总是这样,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其实,相比其他日用品,生鲜是非常“娇气”的品类,平台不仅要能玩转“流量”、拉开架子,还需要在保证供应、丰富品类、充实仓储、加速配送、保证售后等方面全面跟进。相比争抢用户,后面这些才是真正要啃的“硬骨头”。只有资金优势,很难保证“木桶”没有短板。往更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才是入局企业能跑完全程的必要姿态。更为重要的是,每个投身者要坚守利用科技进步造福百姓的初心。

  一位亲友最近拒绝了某社区团购站点发来的“团长邀请”,理由很简单:怕精力不济做不好。要做就要做好,做不好就不掺和,这个直白的道理,希望各大进军社区团购的企业能做到。多些理性,拒绝“有枣无枣打三杆”,“风口”风越大,越要扎稳马步。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越是“风口”越要扎稳马步 2020-12-04 21764572 2 2020年12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