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师比经师更难得?
江帆
9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从这个角度看,学校教育中既要有能为“经师”者,更要有能为“人师”者。9月1日晚,央视播放《开学第一课》,请来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战疫英雄,就是要让最硬核的“人师”来上最生动的“第一课”。
那么,为什么“人师”比“经师”更难得?这其实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深思的问题。
“经师”和“人师”并非截然对立,但从某种程度上讲,“经师”更侧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承,而“人师”更侧重于塑造道德和品行。显然道德和品行是立人之本,更为重要。
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六条标准,今天我们对“人师”或者说思政课教师的期望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条标准涉及方方面面,如果一位思政课教师全部具备,那将非常难得。所以,总书记也在文章中说,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要求高。
这六条标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放到快节奏的当今社会,则尤以政治强、自律严和人格正更为可贵。
首先,政治强。老实说,思政课中多用一些动人的案例、吸引人的高科技手段,是必要且有效的,但并非特别难。真正难的是自身对自己所宣扬的东西是否真懂真信?所以,总书记在文章中说“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就是这个道理。假如我想要成为一名好的思政课教师,那么我首先就要问自己:我信吗,信得扎实吗?
其次,自律严,人格正。人格的培养归根结底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孩子要真正成人,没有一个言行一致的模范是不行的。一个国家,让下一代有德行,没有一批言行一致如钟南山、张伯礼等当代国之脊梁者,也不行。所以,你看,总书记强调的第五、第六两个点就很有意义: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已经超出言说的范畴,达至身履的境界。
气质是由内而外的,是伪装不来的,即便能伪装一时却伪装不了一世。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往三尺讲坛上一站,不用华丽的语言,自有感染力。因为他所倡导的自己先做到了。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为何?知易行难!
一个社会希望培养怎样的下一代,希望未来变成怎样,首先是多数成员能反躬自省,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样,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作哪些改进?从这个角度看,思政课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也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每个成人,都应是孩子的思政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