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上的浙江印记
陈佳莹
两米高的轮胎、崭新的红黄色漆装,数十辆新型采棉机在眼前一字排开。当我们在新疆阿克苏沙雅县看到这样的庞然大物时,着实有些意外。
一家浙江企业,靠着自主研发,在沙漠里搞起了装备制造,替代了高价进口采棉机,更改变着一条神奇的人口流动线:每年八九月采棉季,从陕西、甘肃、青海、山东等省赶赴新疆的近百万采棉大军即将成为历史。
而这仅仅是浙江支援阿克苏10年历程中的一个缩影。在这片比整个浙江省面积还大不少的戈壁荒漠上,浙江人留下了更多的印记。
改变,需要拿出跨越式发展的魄力。浙江人把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电商产业、纺织产业植根茫茫戈壁,把最好的医生、教师派往边疆,拿出150亿元援疆资金,从人的帮扶到城市建设、产业扶持,在阿克苏“种”出全新的发展支柱。
改变,更需要凭借“愚公移山”式的坚持。10年时间,4000多名援疆干部人才,习惯了从浙江的日出工作到阿克苏的日落;622个引进产业项目背后的工人们,习惯了戈壁风沙,习惯了离家万里。不少援疆干部笑言,刚来的时候看到这里的烈日还想着防晒,现在已经把一身黝黑当成了援疆的纪念。
阿克苏经济体量的不断壮大,背后离不开这群来自异地他乡的“愚公”和他们留下的时代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