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深读

“十城百店、百村千厂、万亩亿元”三大工程产业援疆

戈壁上“蹚”出致富路

  天山脚下的阿克苏人找到了全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千人大军、十易寒暑。10年前,浙江援疆干部到来之时,谁也不会想到,茫茫的沙漠戈壁上能培育出新鲜的黑木耳;更不会想到,这里矗立起近千座“乡村车间”,遍地的苹果、红枣通过电商找到买家,贴上属于自己的品牌远销到全国。

  近年来,浙江聚焦“十城百店、百村千厂、万亩亿元”三大工程,扎实推进产业援疆,成果斐然。这个夏天,我们走进阿克苏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感受产业发展为这片土地带来的改变。

“十城百店”

产品卖浙江接轨大市场

  骄阳下,新河县依其艾日克镇央达克村农民艾海提·喀斯木一头扎进枣树林里,细心地摘掉一根根庞杂的枝蔓。

  “多亏了援疆干部,不然我们这片在风口上的地,哪能有好收成!”从红枣地向北望去,天山有一条缝。用当地人的话说,天山在这里开了一个豁口,每年5级以上的风要刮30多次。风一吹,枣子就减产。丽水援疆指挥部的到来,让这片风口上的田地赶上了“十城百店”工程的风口。

  2017年,为了把阿克苏地区现有的特色农产品规模优势、品质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启动优质特色农产品“十城百店”工程,计划在杭州市建设公共总仓,10个地级市建设10个公共分仓,全省设立100个以上销售网点(终端)。3年以来,浙江各地已累计设立“十城百店”销售终端617个,覆盖所有地级市和75%以上的县级市,一个“疆果东送、浙产西进”的双向现代流通体系业已成型。

  成功运作“丽水山耕”品牌的丽水人,对于如何打造公共区域品牌有着独到的见解。

  “要培育一个品牌,必须先建优质农产品基地,保证品质,形成标准,随之推广。”丽水援疆指挥部产业组组长涂潇告诉记者,2018年,他们开始尝试两种模式打造基地:一种是以整体流转的方式打造500亩红枣地,当地老百姓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入,还可以到合作社就业,负责修枝、选果、包装,每天有上百元收入;另一种则是与农户合作的模式,打造1000亩核桃基地,统一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

  “通过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定期修剪枝丫防风,大幅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涂潇告诉我们,以流转的500亩红枣为例,产量已从过去一年4000公斤到去年的5万多公斤。

  基地建设只是第一步,由于没有品牌渠道,大量的红枣、核桃以往只能走低价批发的路子,农产品溯源体系和营销体系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在丽水,“都护臻品”这一全新品牌随处可见,拥有线下旗舰店2家,连锁直营店3家,连锁加盟店26家。在丽水的知名民宿里、高速服务区内、各地的“丽水山耕”门店里,来自新疆的苹果、红枣、香梨、核桃、牛羊肉成为了消费新宠。截至7月底,仅丽水援疆指挥部线下网点的销售额已达1659万元。

  作为“十城百店”工程的受益者,喀斯木深有感触。过去,他的9亩红枣地每年只有1万多元的收益,现在不仅产量翻倍,还学习到了田间管理和品控、标准等系统知识。“再过一个多月,我地里的红枣就能打着‘都护臻品’的牌子卖到浙江去了。”

  据省援疆指挥部产业组负责人介绍 ,今年前7个月,尽管受到疫情影响,省、市援疆指挥部依然通过实施“十城百店”工程,推动线下门店优化提升,加快电商援疆,拓展线上渠道,累计销售阿克苏农产品7亿元,同比增长12%。“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打通了生产、渠道、品牌、销售链条,推动更多农产品更好‘卖浙江’,更把市场化的理念、方法带给广大农民群众,带动他们接轨东部大市场、更快脱贫增收。”

“百村千厂” 家门口就业走上致富路

  “去年,村委会介绍我到这里工作,现在我已经是核桃脱衣车间的班长了。”在阿克苏浙疆果业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27岁的喀力木拉提·吐尼亚孜。过去在老家种棉花,吐尼亚孜全家一年收入不到5万元,现在仅他的年收入就有5万多元。

  在阿克苏地区的村镇,像吐尼亚孜一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人越来越多,而这得益于浙江产业援疆项目——“百村千厂”工程。

  2017年至今,“百村千厂”工程共在阿克苏地区112个乡镇(村)建设卫星工厂(车间)654座,两万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走上了边看家边就业、边种植边打工、边学手艺边挣钱的脱贫致富之路。

  阿克苏被称为“塞外江南”“瓜果之乡”,果业自然而然成为“百村千厂”工程中最具阿克苏特色的行业之一。一边在家里种植瓜果,一边在果品加工厂打工,是许多阿克苏人的就业选择。

  走进阿克苏金勺果业有限公司,分拣车间里,20多位穿着统一工作服、鞋套的工人,分成四五个小组,熟练地进行筛选、去皮、调味、烘干等工序。一颗颗普通的核桃,经过一道道流水线,变成美味的休闲食品。

  这家来自衢州的山茶油加工生产企业,是经援疆干部牵线搭桥在2017年来到乌什县的,公司投资4.3亿元打造15条林果生产线。去年9月投产后,陆续开发了核桃油、核桃粉、坚果酥等产品,年加工核桃1万吨,产值近4000万元。

  “阿克苏林果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杏夹核桃等新产品也在继续开发中。”公司董事长胡文龙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带动农户增收,他们还将加工的“触角”延伸到了乡村。

  8月,正是鲜核桃成熟上市季节。位于阿恰塔格乡布干村的“卫星工厂”,开始忙碌起来。剥核桃、脱壳、筛选、脱衣……经过简单处理的核桃,一车接一车运往总厂。车间主任阿尔孜古丽·肉孜告诉记者,目前,阿恰塔格乡的两家工厂已带动260多位村民就近就业,村民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农户家的核桃、蜂蜜、鹰嘴豆等农产品,送到这里来,又能增加一笔收入。”

  果业,只是“百村千厂”众多行业中的一个。在库车乌尊镇万果酒厂里,工人们忙着挑选新鲜水果、酿制果酒;在阿瓦提县裕丰服饰厂,近百名村民正在熟练地操作织机、编织毛衣……近年来,省援疆指挥部以纺织服装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引进了一批就业容量大的服装、针织、家纺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企业,“卫星工厂”在阿克苏已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万亩亿元” 延伸产业链增内生动力

  这个夏天,在阿克苏乌什县衢州团结新村,古丽巴亚孜罕·加马力的庭院农业给她带来丰收的喜悦——3个大棚的2000个菌棒开始产出黑木耳。

  “一个菌棒3元,政府补贴2.5元。黑木耳采摘下来,村里统一收购销售,不用愁卖。”加马力告诉记者,除了木耳,家里还养了40只鸡和鸽子,预计今年总共能增收5000多元。

  黑木耳,是浙江“万亩亿元”产业援疆工程的第一个产品,也是见效最快、效果最好的产品。2010年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以来,浙江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助力当地城乡面貌改善,但居民增收缺乏内生动力等短板依然存在。尤其是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转折发生在2018年。浙江援疆指挥部试点推进“万亩亿元”工程,瞄准阿克苏大量果园修剪下的枝条,培育菌棒,发展食用菌产业。

  “以黑木耳的经济效益测算,1.25公斤木屑就能制成一个菌棒,每棒产值3.5万元。阿克苏每年产生果树枝条80多万吨,实现‘万亩以上生产、亿元以上增收’的目标并不难。”衢州援疆人才、食用菌种植专家陈金生介绍,2018年,省援疆指挥部投入500万元建设“万亩亿元”工程技术中心,增派12名技术人员,开启“边疆干旱地区果园生态高效栽培黑木耳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

  当年10月,首批两万棒黑木耳菌棒运抵阿克苏乌什县衢州团结新村,6户农户进行试种,短短3个月就增收7万多元。“大家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村党支部书记周进宏说,第二年,他们把菌棒推广到了全村60户贫困户家中,同时还在村口建了新型职业农民(乡土人才)培训基地,选派技术员为种植户进行从栽培、管理到采摘、销售的一条龙培训。

  由于初级农产品附加值有限,随着阿克苏各地纷纷推广黑木耳种植,市场竞争压力也在提升。如何种得好、效益高,让这个产业带来持续增收效果?当地开始进行各种探索和试验。

  一个黑木耳产业孵化园,是拉长产业链的尝试。乌什县林业局副局长杨海涛告诉记者,孵化园由林业局和衢州援疆指挥部联合打造,经过两年发展壮大,如今不仅有人工培育菌棒作坊,还引进了日产两万个菌棒的自动化生产线、国内最先进的液体培育菌种技术,年产菌棒140万棒,辐射带动周边700余户贫困户种植、45名本村村民就业。

  “原来种小麦、玉米,一年忙到头最多就赚一两万元,现在自己在厂里工作,家里还种了2000棒菌棒,年收入超过10万元。”采访中,38岁的杰力力·托合提满脸笑容。从贫困户到菌棒厂技术骨干,他的成长是浙江“万亩亿元”工程成效的见证,也是浙江产业援疆从“输血”向“造血”转变的缩影。

  不仅如此,眼下,村里还正在去年新建的生态园采摘区种植袖珍菇、猴头菇、柳树菇、榆黄蘑等多种菇类,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前不久,我们还成功试种了灵芝。”周进宏说,眼下,他们正计划扩大种植,并开发孢子粉等新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一个从果树枝条利用、菌棒生产、菌菇种植,到产品研发、深加工、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已初具雏形。

  据统计,浙江“万亩亿元”工程实施以来,黑木耳种植项目已累计发放2000余万个菌棒,助力5000多户贫困户家庭脱贫增收。今年,随着第10批援疆干部来到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种植种类还在向茭白、莲藕等新品种扩展,进一步助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浙江日报 深读 00007 戈壁上“蹚”出致富路 2020-09-02 浙江日报2020-09-0200006;浙江日报2020-09-0200008;浙江日报2020-09-0200005;浙江日报2020-09-0200009 2 2020年09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