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观点

“七贤”归乡的启示

  我们常常听到“乡村无人”的感叹,村里缺中青年,缺“能人”,缺懂经营、善治理的村干部。不过,笔者所在的乡镇,这几年有个现象值得关注——全乡10个行政村,有7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是创业有成、回归家乡的乡贤,他们被当地群众称为“新昌七贤”。“七贤”为什么愿意回来?

  乡贤回归,最大的吸引力就是绿水青山。以前这里交通不便,人口外流,村庄基础条件差,虽然有绿水青山但转化不了金山银山。经过这些年“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的底子厚了起来,绿水青山就有了价值。比如,最早回归的乡贤之一、黄塘村党支部书记廖红俊,就把绿水青山作为最大的资源,在村里成立公司,开发八面山漂流项目、滑草场、油茶主题公园、云上轩高端民宿等项目,带动村民致富。

  乡贤回来了,能让他们留下来的最大动力依然是绿水青山,因为这里有干事创业的舞台。“80后”张荣放弃在杭州的事业回到郭塘村,带领村民利用废木料、汽车轮胎、废砖块、废瓦片打造景观“小品”,建成了“网红村”。他们还从河南引进了大批月季花苗,用嫁接技术,把村民平时连烧柴都不要的“荆刺”利用起来,今年仅月季苗木出售就为村集体增加了80余万元经营性收入。

  这仅仅只是“七贤”中的两个小故事,从中不难看到绿水青山带来的引力和动力。这样的良性循环,让人愈发感到“两山”理念的强大生命力。

  “七贤”的故事也启示我们,打开“两山”转化通道,乡贤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是乡村振兴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有相对丰富的经历、有较宽广的视野、有较强的能力,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内心有植根乡土的情怀。让更多乡贤回归,带动更多人关注乡村、建设乡村,就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作者为常山县新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6 “七贤”归乡的启示 2020-08-11 21236520 2 2020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