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人物

近三十年致力于泰顺非遗的挖掘与保护

“非遗管家”季海波

  温州泰顺,一座浙南山城,居然藏着6项国家级非遗,15项省级非遗,更有三座百年廊桥。山城间,长年奔波着一位有点传奇的非遗人物。

  他就是不久前当选为“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季海波。此次评选共有两位浙江籍人士入选,另一位是作家冯骥才。

  “这里的每个山头我都熟,哪里有可用的桥木,我都记在心里。”沿着盘旋的山路,季海波开着车娴熟地拐过一个个山间弯道。

  季海波前年就任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之前一直在泰顺工作,近30年间,从民风民俗的纪实摄影,到泰顺县非遗挖掘与保护,泰顺的村村落落他都走了个遍。

  细数起来,这些年,由季海波组织发掘和申报的各级非遗项目共150项。如今,泰顺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位,省级24位,市级65位。这在一个县域范围内还是很少见的。

  对非遗工作者来说,从原始的非遗线索到一个成熟的非遗项目,申报者须清晰了解其主要内容、传承情况、历史意义等脉络,长期的田野调查、反复走访必不可少。“泰顺山多,非遗的分布又分散,给非遗工作的开展添了不少阻力。在季海波申报项目的头几年,尤其艰难。”泰顺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鲍厚济说。

  在泰顺县非遗保护中心成员林宗义眼里,季海波是个“性情中人”。

  “不管什么时候,他脑子里有了主意,就会到我们家里来,叫我们和他一起去单位加班。”林宗义笑着说,刚开始会有些不适应,但时间长了,也就渐渐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

  “非遗传承人每天都有可能逝去,我们只有不断去记录,保存下文字、影像资料,才有更多希望保护非遗。”在林宗义的印象中,这是季海波在泰顺县非遗保护中心工作时常说的一句话。“每次挖掘到一个好的非遗项目,季海波总是像发现了宝一样,一个月五六次地反复走访传承人,开展田野调查。”

  站在泰顺县岭北乡上洋村的泰福廊桥前,季海波依然记得十多年前在桥梁上看到“民国38年 绳墨董直机”几字时的心情。那是他们第一次在泰顺发现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线索。

  这些年来,季海波是董直机家的常客。他说,拍摄记录,又看着老人收徒、建桥、传艺,将一门原本隐匿于山野乡间、行将消逝的技艺传承了下来,便觉得这些走过的路都很值得。

  他也记得,2018年4月间,他坐在94岁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董直机床头的情景。当时老人几乎已不能说话,握着他的手,良久才说出一句“后会无期了”。那是他与老人的最后一面。

  季海波出生在泰顺县的一个传统手艺人家庭。他们一家都与非遗颇有缘分。父亲季桂芳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母亲张月员则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顺车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事木偶雕刻及彩绘技艺的姐姐季天渊也在去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名单。

  季海波的一大爱好是摄影。身形壮实的他经常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有着几个大口袋的防水绿色外套,单肩挎包里常年揣着个相机。给人的印象,与其说是一位非遗工作者,倒更像是个摄影记者。

  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16年8月,季海波的镜头曾无数次记录下各种距离、角度下的廊桥。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出于兴致拍下的照片,之后竟能派上用场。

  2016年中秋节,台风“莫兰蒂”来袭,溪流暴涨,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3座国宝级廊桥被洪水冲垮。所幸,在全民救桥的热潮中,不到半个月,三座被毁廊桥90%以上的大中构件都奇迹般地找了回来。

  但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了季海波和文物工作者的面前:按照文物保护的惯例和法规,古建筑一旦被毁,是不能在原址重建的,因为重建通常是再次伤害。

  这些由全县人合力捡回的木构件就这样白白闲置吗?这三座廊桥只能成为泰顺人记忆中的遗憾吗?几日间,季海波的头发一下子白了不少。

  洪水退去的第七天,国家文物局在当地召开汇报会。季海波从廊桥清理现场赶来,作了10分钟的汇报,还穿着来不及换下的高筒雨靴和溅着泥浆的衣服。“在泰顺,我们全民救桥,恳请国家文物局同意让我们修复廊桥。”季海波说。

  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专家经过现场勘察、评估,最终将三座冲毁的廊桥鉴定为“被迫自然落架”,并应允了泰顺人的请求:三座桥准予原址修复。

  季海波拍摄的照片此时派上了用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有时为了契合照片中桥上的一块黑色石头,他甚至会在一堆石头里仔细挑拣比对。“为了尽可能达到和照片上的桥台样子一致,薛宅桥的桥台返工了3次,文重桥返了5次,桥台修砌工人都被我‘气’走了几批。”季海波笑着说。

  那一年,季海波每天都要往返于三座桥的施工现场,与施工队、传承人商量、核对各种各样的修桥细节。“一边甄别一边修复,桥台修复只花了3个月,甄别却整整用了6个月。”季海波告诉记者。

  “季海波会打印很多照片给我们看。”在带队修复文兴桥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曾家快眼里,这个既非木匠,又非古建专家的人,提出的意见却并不业余。正因为此,他俩在修复过程中,常常能“聊到一起”。

  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细节“苛求”中,2017年10月,泰顺三座国宝级廊桥终于完成全面修复,并于2017年12月16日举行圆桥仪式。

  季海波说,非遗就是生活,它在传播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被创造,这就是非遗的“活”。

  说到这里,他执意带我们去体验大安乡大丘坪村的手工制陶。走进这个土陶文化村,一座座古民居分布在四方形大田两侧。在村中的土陶传习区一间名为“陶制作技艺体验区”的房间内,28个土陶制作体验位上配套齐全。在这里,游客可观看土陶制作电教片,然后在师傅的指导下,体验取土、拌土、拉坯等工艺。

  但几年前,这里却还是一幅全然不同的“惨淡”画面。

  大丘坪村有着上百年的手工制陶历史,主要制作大缸、陶瓶等大型土陶制品。“当土陶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的市场就变得越来越窄,为了维持生计,很多村民渐渐改行。”大丘坪村党支部书记曾文胆说。

  眼看着传承百年的手艺逐渐式微,很长一段时间里季海波内心都十分焦急。

  2012年,他在村中无意间看到很多外村的年轻人向村民购买陶罐种多肉植物,一下子打开了思路。“何不从改变土陶的原始功能入手,把粗犷的大陶罐改成精致的小器皿,从而拓宽它的市场呢?”

  重燃熄灭数十年的炉火,需一时灵感,更少不得小流汇海般的细致与耐心。“釉水怎么调效果好”“炉火温度与釉色该如何平衡”……每个月,季海波都要进村四五趟;往往一来,就收到了一堆问题。

  “季主任会尽量当场帮我们解决,解决不了的,他就帮我们去城里请教专家。” 县级手工制陶传承人杨宗尾说,自己已20多年没做土陶,心里又放不下这门手艺,如今一听乡里召集,就回乡来了。

  大丘坪村的土陶就这么热起来了。去年仅春节长假期间,该村就接待游客3000多人。

  由点到面,以大丘坪村为起点,季海波的非遗探索在温州铺开。随着一个个非遗体验基地的建立,展演展示、普及性学习培训及互动体验等多种非遗活动也走进温州的社区和企业,成为一种鲜活的文化形态。截至目前,温州共有22个体验基地,全年举办活动1553场,17万余人次参与了非遗体验活动。

  “非遗保护工作并不是件陈旧的活儿,一路下来,它也可以是件很酷的事儿。”季海波说,“未来可做的事会越来越多,翻过一座山头尚有另一座,但每次的翻越都是一种欣喜与安慰。”


浙江日报 人物 00008 “非遗管家”季海波 2019-03-15 浙江日报2019-03-1500007;9442679;浙江日报2019-03-1500014;浙江日报2019-03-1500010 2 2019年03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