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钱塘江

海里的乡愁

  众多中国传统节日里,春节过得最热闹、最漫长。北方饮食的雍容,隐在朱门高户的深宅大院;江南美味的巧致,藏于市井人家的烟火中。

  “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浙东依山傍海,兼山海之胜、水路之便。在濡湿的空气中,在烟火缭绕的甬城里诞生了水磨年糕、宁波汤团、臭冬瓜、红膏呛蟹、黄泥螺、黄鱼鲞……这些天生的宁波风物,这些熟悉的宁波老味道,散落在不同的生命印记里,清晰可辨,魂牵梦萦。

  在宁波人春节的餐桌上,少不了咸齑大汤黄鱼这道硬菜。

  烹调东海大黄鱼,一向为宁波大厨擅长,他们可以把黄鱼烧得出神入化、得心应手。故而宁波菜以黄鱼入馔者繁多,其中以咸齑大汤黄鱼、腐皮包黄鱼、苔菜拖黄鱼、黄鱼肚羹最为有名。一条泛着鳞光的东海大黄鱼,遇上雪里蕻咸菜,喝上一口奶白色的咸齑黄鱼汤,食客眉毛纷纷往下掉。

  “鲜咸合一”的甬菜调鼎之法,在这道“咸齑大汤黄鱼”的烹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咸齑大汤黄鱼的操作不麻烦,关键之处在于取料新鲜。取逾斤重的大黄鱼,在鱼背上轻轻划几道口子,少许猪油略煎一下,加热水,再放入邱隘产的雪里蕻,大火加盖烧,慢慢笃出乳白的汤头。煮这碗汤时,顾名思义,汤水必宽大,配上酸汪汪的雪里蕻咸菜,鲜咸相互渗透,方能造就醇厚之鲜味。汤宽肉嫩,这便是 “老宁波”最地道的吃口。

  改革开放后,世界各地的“宁波帮”人士回乡探亲后,捧出的一大碗咸齑大汤黄鱼就是他们魂牵梦萦的故乡之味,是一串锁在他们心底里的思念……

  北方人过年讲究吃饺子,至于宁波人,香甜软糯的猪油汤团才是正月里的固定搭配。甬城旧俚:“拜岁拜嘴巴,坐落瓜子茶,猪油汤团烫嘴巴。”汤团,本是元宵节必备的食馔,宁波人往往等不及,馋了就亲手裹,一直有大年初一合家共进汤团的传统习俗。吃过一碗猪油汤团,寓意来年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宁波汤团的糯米粉,必须水磨,春节前夕,各家磨制水磨粉,为市井中独特的一道风景。制馅须用猪板油。在短缺经济时期,为寻觅猪板油,吃顿猪油汤团,往往还要托人帮忙。板油去筋、去膜、撕成小块;芝麻淘洗后炒熟,放在石臼中反复捣细,然后与白糖一起拌和,用手反复用力捏,直到芝麻猪油捏成黑亮一体,再将沥成半干的水磨粉捏出杯状,放进芝麻馅收口、搓圆,整整齐齐地排在团匾里,上面遮盖一块潮湿的纱布。

  出锅的汤团,须要耐住性子吹上几口,不可囫囵往嘴里送。小心翼翼地咬开一个口子,往上轻轻一啜,洁白细腻的汤团中缓缓溢出浓浓的芝麻馅,溅齿流甘,满嘴生津,只便闻到这股浓烈的猪油香,早把减肥这回事抛到天涯海角了。

  早先,宁波人有外出经商的传统,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各地做生意,也把宁波汤团这种美食传到各地,上海、杭州、南京、安庆等地不少城市都开有“宁波汤团店”。

  “红膏呛蟹咸咪咪,大汤黄鱼摆咸齑……”生于东海之滨的宁波人,从小吃着鱼虾蟹螺长大。这句押韵的方言,调和着“透骨鲜”的滋味,不但传神地反映了宁波人精湛的“吃门槛”,还形象地概括了宁波人对红膏呛蟹最直观的热爱与推崇。

  无论婚庆嫁娶,或逢年过节办酒水,东海红膏梭子蟹号称“宁波第一冷盆”,是一道必上的冷菜,有“无红膏呛蟹不成宴”一说。

  “波涛于口海”的宁波人,生来一副好脾胃,泥螺、海蜇、蚶子、蟹糊、醉虾……在宁波人的食单中,这些永远都是“咸鲜”当头,都是冷菜中的花魁。那咸鲜的本味,不管走多远,天南地北间闯荡的宁波人都会深深怀念。

  红膏呛蟹,顾名思义,红膏嘛,才是亮点。宁波人腌制“红膏呛蟹”的方法,家家不尽相同。有人直接用自来水腌,有人用凉开水,还有人喜欢加点高度白酒,各家有各家的套路与门道。要腌出鲜美可口的正宗红膏呛蟹,把握盐和蟹的比例与控制腌制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饱和盐水来腌制,盐水一定要没过蟹身,把梭子蟹的后背朝下,肚脐朝上放置,拿块大石头压着,以免浮上来。按照个人的咸淡口味,腌制一天一夜后就可以吃了。蟹壳一打开,血红的蟹膏充满了整个蟹壳,让人垂涎欲滴。淡黄色的蟹黄,半透明的蟹肉晶莹剔透,闪着玉石般的光泽,还未吃就已满口生津。蟹膏入口即化,蟹肉细腻柔顺,那种咸咪咪、透骨鲜的味道绝对让人回味无穷。只消蘸一蘸米醋,就可以直接食用。

  待客或小酌时,把腌好的呛蟹捞出来,将水沥干,置案板上,用菜刀仔细切拆开来。经验丰富的人,会先把呛蟹放进冰箱里冷冻个把钟头再拿出来,冷冻后蟹肉和蟹膏会变得硬朗些,如此就方便切拆了,装盘上桌招待客人也整齐美观,佐以米醋等调料。恰逢三五知己,咪上一口滚烫的热老酒,蟹膏挖挖,蟹钳啜啜,又是何等的潇洒!

  大年三十,宁波人都会裹一盘荠菜春卷,旧时望族也好,当今平民百姓也好,但凡在年夜饭里,席间总要上一道“油炸春卷”,容不得丝毫篡改。

  揾一碟玫瑰米醋,咬一口裹着荠菜、香干、冬笋的春卷,一股浓浓的野菜香气在口中回旋,俨然已尝到了早春的味道。抑或是春节走亲戚,吃腻大鱼大肉,倘若桌上来一大盘“荠菜笋丝炒年糕”,肯定大受欢迎,会被瞬间抢光。

  草衣木食,就是这株来自田野中的荠菜,携上古之风,在过年的餐桌上,增添一丝春意。

  年夜饭里的宁波春卷,馅料基本是全素,以荠菜、香干丝、焯过水的冬笋丝为主,极少搁肉糜。年夜饭里都是大鱼大肉,油腻重,如果炸一盘荠菜春卷,一是野菜清口,恰到好处;二是冬笋属时令山珍,亦是重料;三是香干丝中和其涩,相得益彰。三种材料投入锅内微炒(也有人家不炒,谓荠菜炒过后,失去香气),凉透后,舀一勺馅放在面皮的正中央,择一边往里卷,再将其左右邻边向里折,待面皮快卷到末尾时,沾一点面糊封口。

  荠菜春卷是外脆里嫩的油炸菜馔,入口虽有点油,嚼后却也不腻,功在荠菜的清口。吃荠菜春卷,配一碟宁波本地产的玫瑰米醋才算圆满。什么镇江米醋、山西老陈醋一概不取,只怕是不对路数。那种本地的袋装米醋才算地道,特别解腻!最妙的,它能配合油炸春卷独特的香气,口味跌宕,又可吊鲜。

  咬一口酥脆的荠菜春卷,这种宁波人固定的仪式感,仿佛是与春的一期一会。也许会慢慢悟到:原来这才是早春的味道,春回大地的日子为期不远了……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04 海里的乡愁 2019-02-24 浙江日报2019-02-2400010;浙江日报2019-02-2400016;浙江日报2019-02-2400012 2 2019年02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