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衢州

从指间到纸上的匠心

方益新

  数百年来的风雨浸润,柯城区的文化脉络日益清晰壮大。迄今为止,该区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各类非遗传承人才22人。郑志辉,便是其中一员,他所传承的剪纸艺术在2016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本人也在2017年被评为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是一种神奇的缘分与力量。郑志辉与剪纸的结缘,是由他祖母牵的线。

  郑志辉祖母因有着深厚的绘画基础,纸样剪得很好,逢年过节,或邻里遇上红白事,她少不了要做些应需的剪纸,年纪尚小的郑志辉便跟着祖母学样子,几次下来也能帮上忙。

  郑志辉祖籍河南,祖母是北方人,所以他的剪纸作品颇有些豪放与粗犷的意味,风格上更倾向于北方派系。但生长于江浙,受三衢儒风熏染,又拥有南方派系细腻、温润的特性。南北剪纸风格看似迥异,却在郑志辉的指间巧妙融合、浑然一体。

  在技法上,郑志辉以单色、套色与点色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辅以传统的剪纸语言,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成熟的技法系统。“古人讲究阴阳,剪纸也是这样,一幅好的作品一定是阴阳结合,黑白灰三色和谐的。”郑志辉的剪纸作品中,皆有月牙形和锯齿形的剪纸语言,内成月牙,外成锯齿,这是以人像五官的形状为基准进行的艺术加工,是古代剪纸最优美的语言。

  “纸能反映人心。”郑志辉反复提了数次,跃然纸上的世界是平静而又波澜壮阔的,一如他的内心世界。

  郑志辉一直坚持将三衢大地上的民俗用剪纸表现出来,在他看来,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反应文化特性的历史使命,剪纸与民俗,是最契合的两端。

  郑志辉所创作的民俗类作品中,大多数的印象来自于祖母絮絮的闲话——那是一个充满生趣与神秘的从前的世界。

  “我剪下的这些纸,会让我和我的后人们清清楚楚地记住从前的故事。三衢大地那么大,记忆之外,我可以探寻的民俗还有那么多,所以到我的手拿不动剪刀之前,我都不会放弃剪纸。”

  说话间,郑志辉拿出了一幅画稿,是即将创作的求雨图,展现旧时村民上山求雨的风俗。画稿上人像生动,祭品、龙像、山路皆备,只是画上数十人,人人皆是单眼。他解释说相较于双眼而言,剪纸上的单眼更有立体感,这也可算是他剪纸的一个特色。

  一把剪刀,一张纸,在这座城市长长的文化脉息里,交织出旧日和现在时光的叠影。对于郑志辉来说,创作是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是从指间到纸上的匠心。


浙江日报 今日衢州 00020 从指间到纸上的匠心 2018-12-26 浙江日报2018-12-2600004 2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