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观点

强大引擎,助推薄弱区发展

  作为一场新经济革命,数字经济正踏着时代浪潮,擘画出波澜壮阔的新图景。那么,携带“互联网”基因的数字经济存在地域选择吗?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的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是先天不足还是一个赶超机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前往衢州调研,试图从当地数字经济发展中找出答案。

  论经济发展程度,衢州在全省并不出挑。但走访下来,衢州这个让外人以为数字经济的“洼地”,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几点经验值得借鉴。

  做到心中有“数”。对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地区来说,数字经济提供了一个赶超契机,要想搭上这趟车,确立理念很重要。以电子政务为例,“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推出,衢州成为改革试点,为什么是这里?数字是支撑。通过打通网络壁垒和信息孤岛,衢州的电子政务走在全省前列,目前还在探索区块链、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上的应用。巨化集团的数字化转型,靠的也是较早的数字化意识。2003年,巨化就成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集团设计流程化的生产线等。如此看来,发展数字经济,靠的绝非单纯的经济实力,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发展中侧重数字化的引导和应用。

  抓住“数”中转机。当下,一方面是传统经济的发展阵痛,另一方面是数字经济的异军突起,二者交织出来的发展画面动人心魄。在巨化集团的生产车间,已鲜有工人亲自操作,APC系统投用后生产装置的自动化率达到了95%,这使得化工行业的安全和环保两条红线都有了更精准的保障。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实现传统制造业向“智造业”的飞跃,产业数字化是其中一条主线。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地区,数字化都是传统行业提质增效的新蓝海,是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的催化剂。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展相对薄弱地区抓住机会,对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其实是找到了经济增长的新变量。

  更须主动而为。不可否认,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集聚高端资源。但数字经济没有“有色眼镜”,它既可给发达地区锦上添花,也会给落后地区产业赋能。2017年1月,金瑞泓科技(衢州)有限公司集成电路硅片项目落地衢州。至此,这片土地上已经聚集起阿里巴巴、网易、中兴、安恒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在政府的牵头和积极引领下,吸引一批高精尖的企业,无疑为本地的数字经济注入一池活水。凭借这些主动的“引进来”,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离弯道超车甚至换道超车反而更近了。

  体现差异化竞争。在走访中,一些企业反复提到,相比较资金和技术,人才是他们最急需的,这确实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地区的短处。相应的,这些地区有着资源、环境、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金瑞泓董事长王敏文就直白地说,发达地区当然有很多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但衢州的营商环境和给出的优惠政策等,性价比远超发达地区。这也启示我们,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发展数字经济,要找准哪一片“海”适合发展什么,因势利导,错位发展,才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和能力。

  数字经济的浪潮正澎湃而来。作为一种普惠经济、开放经济,它带给更多的企业参与经济活动、共享发展成果的机会。对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地区而言,这是一次赶超的窗口期,是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各地都要重视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抢占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浙江日报 观点 00005 强大引擎,助推薄弱区发展 2018-08-24 8066443 2 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