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建100个Ⅰ级
人工增雨流动作业点
记者 李丹超 通讯员 张晓晨
本报杭州3月23日讯 (记者 李丹超 通讯员 张晓晨)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省气象部门发布了今年全省气象为民服务十件实事,其中提到,我省今年要建100个Ⅰ级人工增雨流动作业点,推进各地科学安全实施人工增雨常态化作业。
我省刚刚经历一个“干暖”的冬天,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森林火险等级一直处在高位。省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副主任沈武介绍,如果有符合条件的积雨云,在林区实施人工增雨就可以增加植被含水量,把火险等级降下来。
作为气象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手段之一,人工增雨不仅能在干旱的时候起作用,还是改善水质的一把利器。沈武介绍,人工增雨开始更多地应用在解决水质性缺水等问题上,在我省积极推进的“五水共治”工作中,今年要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人工增雨可以达到增加蓄水量的功能,从而增加清洁水源、提升水质。
当然,人工增雨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是所有的云都可以用来“播雨”。在天空中的云系要发展到一定的厚度,云里要有一定的低于0摄氏度且不结冰的水,云中还要有上升的气流,此时通过飞机或地面火箭、高炮、烟炉等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就能使云朵的“小水库”闸门打开,增大云的降水效率。沈武说,人工影响天气在缓解水资源短缺、农业抗旱减灾、改善生态环境以及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工增雨流动作业点的普及,可以推进各地科学安全实施人工增雨常态化作业,保证生产生活有序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