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危改办工作人员孙宏广——
巡查
百姓安危记心间
本报记者 丁谨之 通讯员 康明军
“点位BMC019,后视读数,0958,0957;点位A,前视读数,0904,0903。”2月4日早晨9时许,当记者冒雨赶到定海昌东新村37幢的危房监测现场时,定海区危改办工作人员孙宏广已经忙开了。
与两名技术人员一起,将水准仪架设到固定点位、仔细观测细微的数据变化、读数并录入表格,不一会儿,眼前这座C级危房近1个月的沉降情况,便化为一个个准确的阿拉伯数字,被完整记录下来。“这才刚开始,沉降、倾斜、裂纹等所有实时监测数据,在记录汇总后,还必须存档保存。”孙宏广说。
农历鸡年的第二个工作日,就将工作地转移到老小区,孙宏广理由充足。尽管危房实时监测工作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外包给中标的专业技术公司,但危改办仍几乎每天都安排工作人员和街道工作人员前往危房集中的老小区,进行现场巡查。“危房监测事关老百姓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巡查能督促相关技术人员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孙宏广告诉记者,平时一般由年轻人承担巡查任务,但“开年第一次还是自己来实地看看才放心”。
按制度规定,C级危房至少1个月进行1次监测,如房屋发生重大变化,则即时监测并上报相关情况。刚结束的长假里,全区540幢需实时监测的C级以上危房,最令孙宏广牵肠挂肚。春节期间,公司技术人员的危房监测工作没有放假,但让他担心的是,直面庞大的工作量,技术人员是否会产生懈怠思想?假期监测能否不折不扣地进行?在孙宏广眼中,不间断的巡查便是无形的压力,“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党员干部必须对群众负责”。
读毕6个沉降观测点、4个倾斜观测点的监测数据,孙宏广又沿着墙体,找到此前已用红笔标注出的裂缝监测标,仔细观察有无贯穿情况。“下雨天检查,你们辛苦啦!房子的实时情况,我们在哪里能看到?”“具体情况都会公开在网上,查询的网址报纸上有,你问社区干部也行。”期间,孙宏广耐心解答着居民的疑问。
现场巡查,只是孙宏广工作的一项内容,他的更多精力倾注在危房解危工作中,统筹考虑危房安全隐患类别、周边房屋分布等个性化因素,制定“一楼一策”的解危方案。
2017年,定海区将启动18幢D级危房解危工作,这标志着该区实施危房监测以来,现有掌握的所有D级危房均将在年底前进入危房解危程序。
“道隆山弄12-15号,是1月刚排查出的危房,老化比较严重;昌南新村46幢人都腾空了,过完正月马上要拆;东园新村的18幢和25幢已经拆了,正在建造配备汽车充电桩的停车场,中午打算去转转。”定海区的“危房地图”,早已画在孙宏广心中,破旧立新的工作,正待新春启步。
“别打湿表格,否则数字就糊了。”雨势越来越大,孙宏广小跑着从车里取来伞,却没有为自己挡雨。他大踏步上前,撑开雨伞护住技术人员手中的数据簿,自己则半个身子淋在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