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化

四川
舌尖年味
亲情之味

  本报四川简阳2月2日电 (记者 曾杨希) 我的故乡在四川简阳的一个小镇。每年春节前,我都会从杭州出发,奔赴千里之外,和家人吃一顿团圆饭。

  四川人的年味里离不开食物。不管在外生活多少年,基因里对麻辣的嗜好都年复一年地指引着川人在特定的时间赶回特定的地方,好像一定要在盆地的怀抱里涮一两锅黄喉、毛肚,吃一两口夫妻肺片,喝一两杯郎酒、五粮液,这一年才没白白辜负。

  除夕的晚餐大过天,四川人称“团年饭”。除夕当天全家团聚,设荤牲酒醴,杀鸡炖膀,还要祭拜天地祖先。

  今年的团年饭,全家在祖父家吃。一年365天,家里8人难得聚齐,气氛自然热闹温馨。听祖母说,早在腊月初,不少食材都已准备完毕。

  麻辣香肠和腊肉是四川人家家户户必备的年菜。餐桌上的这两样“干货”是祖父母自己买来肉加麻辣调料做的,早早就用松柏枝烟熏过,色泽金黄,闻之甚香。

  莴笋和蒜苗做小炒,清爽可口。蔬菜都是祖父母在小镇边的自留地里种出来的。

  四川人的团年饭里一定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肥肠鱼是我家团年饭的硬菜,郫县豆瓣酱、辣椒酱、五香、八角、泡菜打底,能把人香晕。肥肠是母亲半个月前从市场买回来的。她把食材洗净后又用清水煮熟,放在冰箱等待烹饪。

  “大冬天里洗肥肠可是个力气活,要顺着肌理,在自来水里一遍一遍冲。”团年饭桌上,祖母告诉家人,为了让家人吃上干净的食物,母亲洗肥肠时手都被冻得通红。劳动成果得到夸赞,母亲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说:“都是为了大家吃得开心。”

  除夕夜里,有被美食填满的胃,也有被家人温暖的心。

  今天我又离开家乡,开始新一年在异乡工作与生活的旅程。出发前,母亲往我手里塞了一大包酥肉,那是仔排裹着面粉过油锅炸出的一种四川美食,煮汤鲜美无比。母亲说:“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吃完了打电话,再给你寄。”

  我怕眼泪掉下来,只轻轻“嗯”了一声作为回应。我知道自己手里拿着的,是家人沉沉的爱。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6 四川
舌尖年味
亲情之味
2017-02-03 3010379 2 2017年02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