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文化

甘肃 重温礼俗 守护乡愁

  本报甘肃庆阳2月2日电 (记者 李文芳) 1983公里,这是刘海涛与老家的距离。在广东省中山市打拼多年的他,春节前就与几位同样在外省闯荡的本家兄弟约好,今年大家都回老家过年。在甘肃省庆阳市宁县,那座建在黄土塬上的小村落,是他们心心念念的故乡。

  几乎同时,刘家兄弟分别从杭州、西安、许昌、兰州等地返乡,乘坐飞机、火车、大巴或自驾赶回村子。在梁峁沟壑交错、川台河谷相间的黄土高原上,有他们共同的乡愁。春节最重要的,是给一年或多年未见的爷奶、爹娘、叔婶们拜个年。而西北人的拜年,至今还保留着向长辈跪拜行礼的传统。

  除夕傍晚,刘海涛与本家兄弟等全族男女老少相聚在一家,开始拜年。

  可别小看这一跪一拜,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如跪拜只是男性跪,女性可接受晚辈的跪拜,但不需要自己行礼。又如跪拜礼节,刘家如今还保留着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先作揖,双手合十,上至眉,下至膝,随后一躬到底跪下,双手双膝和头着地,毕恭毕敬,至虔至诚。家中男子需按长幼辈分,一一向长辈跪拜行礼。跪拜的方位也讲究,长辈们一般朝南坐于正厅前,拜年的人正对门厅或灶头的方位叩拜两次。

  刘海涛的儿子琪琪才5岁,同样也要加入家族的跪拜仪式。除夕这晚,琪琪和另外一个小孩子站在叔辈、兄长的后面,有模有样地学着作揖跪拜。刘海涛告诉记者,曾经有亲戚提议以后拜年不磕头行礼,却遭到家族老少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跪拜这个传统仪式,有着子女们的感恩之心,丢不得,特别是对于如今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春节回家给长辈们一一行礼磕头,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份感恩,更是他们千言万语难以形容的牵挂与祝福。

  在宁县,每到一家拜年,不管是否逢上饭点,女主人都会备上一桌丰盛的饭菜。蒸肉、炖肉、羊肉、米糕,再来上一碗臊子面泼上辣油,饮上一杯自酿的酒,西北人的豪爽与传统,全在舌尖上荡漾。

  正月初三,刘海涛带着儿子开车去舅舅家拜年。当汽车行驶在新修的大道上,看到马莲河畔拔地而起的一排排新建农民房,他心中很是感慨。他告诉记者,之前去舅舅家拜年要沿着马莲河走上几个小时山路,如今路修好了开车不到20分钟。舅舅家所在村子准备建成景区,发展旅游业,曾经的穷山沟大变样。传统习俗的不变与村庄的变,汇聚成刘海涛心底越来越浓的乡愁。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6 甘肃 重温礼俗 守护乡愁 2017-02-03 3010021 2 2017年02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