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今日宁波

慈溪新材料托起工业转型新高地

余建文 周敏杰 邵 滢

  最近,来自国内物理、冶金、新能源等领域的200多名专家、企业代表齐聚慈溪,在参观兆晶股份公司正在打造的非晶产业园后,对慈溪新材料之“城”的迅速崛起,莫不惊叹。

  在慈溪中心城区西北侧的慈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今已成为慈溪智能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在12平方公里的慈溪高新区内,落户企业33家,园区已形成了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为主的产业结构。已投产企业21家,新能源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宁波“千人计划”高端装备制造园、上林英才产业园、非晶材料产业园等“园中园”格局正在形成。今年前10个月,园区工业产值近30亿元,同比增加52%;规上企业利润2.57亿元,同比增加162%;园区财政收入达1.3亿元。

  在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的竞争越来越多体现为质量和效益的竞争,体现为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如何让“慈溪制造”重焕生机?慈溪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风口”,以产业规划、政策引领为抓手,补齐短板,引导民企积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经过数年努力,慈溪培育的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成为慈溪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上,慈溪市委、市政府以问题短板为导向,立足产业现实,攻坚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应用,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条“专用公路”。

  今年,慈溪市出台《“十三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未来慈溪发展紧密结合产业特色,围绕五大出口基地,在智能家电、高端机械基础件、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做精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战略性产业链细分环节,形成与周边地区差异度明显的竞争优势,推动“慈溪制造”版本升级。

  慈溪新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在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设立专业“装备产业园”,实施市镇两级新兴产业企业分级培育工程,设立3000万元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募集2.1亿元投资引导基金。

  同时,慈溪把“小微企业三年健康成长计划”作为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帮助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低、散、弱”向“高、精、优”转变。在省里确定大力发展七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慈溪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增加了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器械等十大新兴产业,统筹安排各类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资金超过2亿元,其中1亿元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仅2015年,该市就新增十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847家。


浙江日报 今日宁波 00017 慈溪新材料托起工业转型新高地 2016-12-29 浙江日报2016-12-2900011 2 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