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国主义的最好回答
肖纯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为。女排姑娘们的拼搏和我们的加油,就是爱国主义的最好证明。
对爱国主义的最好回答
肖 纯
感谢中国女排的姑娘们,让五星红旗又一次冉冉升起,让义勇军进行曲又一次奏响,人们也因此再度热泪盈眶。
1984年,美国洛杉矶,中国女排第一次奥运会夺冠,一大群人聚在电视机前分享喜悦、奔走相告。2004年,希腊雅典,中国女排第二次奥运会夺冠,欢腾从现场蔓延到网络,人们用电话传递捷报。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女排第三次奥运会夺冠,朋友圈早已被刷屏。
唯一不变的,是女排精神穿越了时空,一次次让我们为中国自豪。
毫无疑问,这是本届奥运会最牵动国人目光的一场比赛,不仅是因为竞争激烈、局面复杂,更是因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中国女排,一直在构建着我们的国家认同。
中国确实不需要通过金牌证明自己的强大,但女排依旧成为例外。女排几经沉浮,却始终隐忍与高扬。无论是女排本身还是全体国人,在轻松看奥运的同时,却被排球激起了空前的斗志与求胜欲。我们与女排是命运共同体,本次比赛难以超越的收视率,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代人,尤其是这一代的年轻人很难想象30多年前女排第一次迎来辉煌周期时的图景。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空气中却散发着拼搏的气息。现状的窘迫、与世界的差距、迎头改上的渴望,成为那个年代的奋斗底色。
30多年过去,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翻天覆地,精神生活却未能完全同步。社会变得宽容与多元,一些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追求反而在消解。女排的坚守,证明了拼搏不仅是永恒的记忆,也是活生生的当下。
也许我们不一定拥有属于上世纪80年代的集体记忆,却照样能被中国女排当前的奋斗精神所感染。女排成为打通几代人的精神象征,让往昔的美好清晰可辨,它与人们对当下的坚守融汇在一起,指向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不管大家是否承认,中国女排都超越了阶层、喜好,让全社会达成了空前一致,凝结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女排夺冠后满屏的点赞,正如上世纪80年代全民赞扬女排的“三万封来信”。一切恍如昨日。
当我们与女排姑娘们一同注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的时候,突然发现爱国主义并非虚无缥缈。姑娘们的拼搏和我们的加油,就是爱国主义的最好证明。
在这样一个时代,爱国很容易被忽视,爱国行为也不像战争年代那般壮烈。但女排姑娘们的为国争光,不正是对国家最好的热爱吗?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为。干一行、爱一行,无怨无悔。“敬业”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与发扬,不正是对国家最好的热爱吗?
“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是对爱国主义的最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