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练改变一支球队
熊志
“女排精神”恐怕只有读懂郎平,理解郎平想要什么,才能准确地定义它。30年后,“女排精神”迎来了丰富和升华的契机。
一位教练改变一支球队
熊 志
3比1,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夺奥运冠军。在不被外界看好的前提下,中国女排连克东道主巴西,劲敌荷兰和塞尔维亚,从死亡之组走向冠军领奖台,表现堪称惊艳。“女排精神”也被赋予了新的高度。
今天人们谈论“女排精神”时,视线注定绕不开上世纪80年代。那是属于郎平的时代,她凭着一记记铁榔头般的扣杀,带领中国队五次登顶。郎平和中国女排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这种崇敬一部分是基于体育,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改革开放初创期的情势所致。彼时的国人,迷茫地注视着国家转型和对外开放,女排的连续夺冠填补了内心的精神真空。换句话说,那时的“女排精神”,堪称社会的强心剂。
郎平代表了80年代理想不死的精神。理想不死,体现在对“纯粹排球”的追求上。1985年郎平从国家队退役,但她没有像队友那样走上仕途,而是进北师大攻读英语,继而赴美留学,学习体育管理现代化。直到2013年,她才临危受命,又正式接过女排的主帅教鞭。这30年郎平的每次选择,都伴随着争议。尤其2008年率领美国队在家门口打败了中国队时,连聂卫平都无法理解她这种“不爱国”的行为。
批评她“不爱国”的人,当然很难理解这种理想主义。理想不是空想,而是对专业体育的执着,排球只有变得纯粹起来,才能有提升。所以我们谈论“女排精神”,郎平却泼冷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在这点上,郎平的判断领先于时代。但在举国办体育的年代里,体育与家国情怀很难区分开来,体育明星背负着民族英雄的使命。郎平之后,奔赴NBA的王治郅、姚明,多多少少都尝到了类似的滋味。
30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能够轻松地谈论金牌,甚至有声音批评,去金牌化已经矫枉过正了。但郎平的球员时代,举国体制让排球运动无法商业化,缺少商业化运作的中国排球,自然无法像意大利、美国的俱乐部那样,提供一个不受干扰的专业环境。这种模式下的体育,可能表现出很强的竞技性,却很难持续,且成本过高,运动员身上体育之外的包袱太重。
郎平这几十年的经历,多少透露着一股执着,包括后期执教广州恒大,可以看出,她一直在专业体育的道路上艰难前进着。中国女排今日取得的成绩,郎平乃最大功臣。至于说“女排精神”,恐怕只有读懂郎平,理解郎平想要什么,才能准确地定义它。30年后,“女排精神”迎来了丰富和升华的契机,被注入包括专业体育新的内涵。而专业体育就是尊重规律,把体育的问题交给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