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政治

一片痴心寄江河

——记临安市水文站副站长李留东

  “人家是下雨往家跑,我们是下雨往外跑。”这是临安市水文站副站长李留东介绍自己工作时,常用的开场白之一。

  这些天,随着台风“尼伯特”脚步的临近,李留东的神经愈发紧张起来。7月6日和7日,他和同事到桥东村水文站、昌化水文站和於潜水文站仔细检查水文监测设备,部署抗台措施,总行程约200公里。“接下来三四天,我们都要在水文站24小时蹲守,严密监测各大河道的水位。”他告诉记者。

  12年前,作为一名特殊专业的人才,他从老家河南来到临安市水文站工作,从此坚守在偏僻艰苦的水文测报第一线,与水尺、流速仪和河流水系结缘。

  进入梅汛期,李留东也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办公点基本搬进了各个水情观测点。日前,记者跟着李留东来到桥东村水文站。由于这段时间雨水多,水文站所在的南苕溪水位上涨,李留东和同事熟稔地操作着形似炮弹的流速仪,测量河水的即时流量。

  在10余平方米的水文站内,除了一部运转着的仪器、填满数字的观测数据表,还有4张折叠床,这是李留东和同事的过夜装备。“现在条件已经好啦,以前我们就铺张席子睡地上。”李留东说。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每天早晚8时的水文作业,是他们雷打不动的项目。一辆二手单车,伴着他穿梭在办公室与水情观测点之间。每逢台风、暴雨、山洪等“大场面”,他总是冲在最前线,三更半夜顶着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双眼紧盯河面,双手操作控制台,争分夺秒抢测洪水。

  在李留东的手机里,记者看到这样一张照片:几乎垂直的险峻山石前,水文队员们用树枝作拐杖,在乱石中攀爬。该照片拍摄于一年前。去年6月23日,临安市昌化镇联盟村、后葛村等地突降特大暴雨并引发山洪。为查清此次暴雨洪水的特点和致灾原因,李留东带着同事深入灾区。当时,他们得知一个消息,联盟村上头有两个水库受灾情况不明,可是去水库的路已被洪水淹没,村干部冲了几次都失败。如果水库有险情,很可能造成二次灾害。自己上,还是等援兵?李留东和同事毅然选择了前者。上午7时多,5个人带好干粮,背上10余公斤重的测量仪器,一路向上。遇到湍急的洪水,他们就抱团蹚过;遇到陡峭的山坡,他们“叠罗汉”般列队攀爬。走着走着,有的同事腿抽筋了,对讲机没信号了,带的水也喝完了,但他们坚持跋涉,直到下午2时才到达水库。等完成工作返回村里时已是夜色浓重。看到灰头土脸、一身疲惫的他们,村民赶紧端上玉米表示慰问。

  这次水文调查,李留东和同事历经将近20天,每日跋山涉水超过8小时,查看建筑物、河岸、山林等上百处,详细还原了灾害发生原因,形成的调查报告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

  看水位、测流量、报水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外人看来,水文工作枯燥乏味。但在李留东眼里,这个岗位同样可以拥有精彩,工作至今,李留东获得了不少荣誉:“浙江省水文资料整汇编审查专家”、“浙江省技术能手”等。2013年4月,30岁出头的他就获得了“杭州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在李留东的办公室墙上,贴着两张图,每张图上有3条曲线。他说,这是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一条代表一年来河流断面流量,一条代表一年来河流断面面积,一条代表一年的流速。每条线都由实际测量的流量点构成,每个点代表一天测得的数据。简单的一张图纸,汇集着李留东和同事们整整一年的心血。一天一个点,一年一条线,这就是李留东真实的人生轨迹。


浙江日报 政治 00011 一片痴心寄江河 2016-07-08 1660159 2 2016年07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