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理论

加快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

  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高技能人才所占比重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仅与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也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2015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各类技能人才季均需求52.63万人,季均供给34.29万人,季均需求缺口18.34万人。虽然较前几年有所缓解,但这是受经济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加快、外来务工人员回流等因素影响的结果,而不完全是技能人才队伍壮大所致。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事关我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而迫切的要求。

  绘制区域人才供需地图,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浙江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不同区域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传统等因素的差异,产业发展的结构和趋势各不相同。各地区可从区域经济和发展趋势出发,绘制浙江技能人才供需地图,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发布,以便形成良好的技能人才集聚效应。同时,需要围绕我省优势产业,结合产业转型升级紧缺急需人才,重点加强在生物医药、仪器仪表、化学制品、汽车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现代制造业、现代高端服务业等方面的技能人才培养。

  探索职业技术大学建设,吸收职业教育优质生源。我国职业教育的生源一度来自“被淘汰”的学生,起点上就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而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学生们在完成小学学业后,会参考学校的综合评价、自身兴趣、就业取向等因素,确定以后的综合教育或职业教育方向,从而保证了职业教育生源结构的均衡、优质。我省是民营经济强省,除了要积极引导社会转变传统非理性的职业观念外,更重要的是要探索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行的教育体系。基本思路是除省部属大学、部分地方大学明确为普通高等教育大学,其余大部分地方大学要转为高等职业技术大学。生源比例大致可以“四六开”,即普通高等大学为40%,职业技术大学为60%,从而保证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生源结构的均衡发展,为浙江转型发展奠定必要的高技能人才基础。

  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主导作用。校企合作是世界各国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普遍做法,虽形式各异,但都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我省在校企合作模式上也有一些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如企业与学校签订合同,进行“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实施工学结合“2+1”学制等。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如积极探索和普及新型的“半工半读”、“工读交替”培养模式,让部分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甚至部分未及时就业的大学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80%的课时参加企业实践能力培训,20%的课时到职业学校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积极试行“学徒制”培养模式,以我省建立的“大师工作室”为主导,由政府和企业分担学徒职业教育的责任,学徒期满后,经考核合格的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并在企业任职等。对于中小企业,借鉴瑞士的经验,以区域和行业为单位建立若干“培训中心”,免费为中小企业的培训提供专门的场地。

  探索教育互通机制,建立职业教育终身体系。当前,全国和我省的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先天的不平等,建议地区先行,在浙江逐步探索教育互通机制,建立职业教育终身体系。一是建立“职教”与“普通高教”之间的平等机制,重点是在课程的设置上采取学分互认制,使学生能在其间正常流动;二是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制度,与普通高等教育学位之间建立互通对应关系,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三是探索技术与技能互通渠道,实现职称和职业资格相互转换、工资福利待遇大体相同;四是完善企业职业教育制度,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使“在工作中学习”的终身学习理念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夯实职业教育智力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智力基础和人才保障。我省职业教育师资力量偏弱,学历层次偏低,不利于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应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政府部门要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二是建立由学校、行业、企业管理者、生产技术专家等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职业教育师资评价指标体系,保证职业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三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师资深造体制,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鼓励企业为职业教育师资提供实践培训场地;四是拓宽职业教育师资来源渠道,可面向社会招聘专业师资和实习指导教师,也可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任职、企业技术技能专家到学校任职,促进职业教育师资的合理流动。

  加大技能人才政策扶持力度,弘扬工匠精神。一方面,出台更优厚的人才政策,以提高政府津贴、住房补贴、人才培养补助等方式,鼓励更多的研究生、大学生、大专生进入我省七大万亿产业和地方主导产业,进入紧缺工种和岗位,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能人才;鼓励用人单位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鼓励相关机构和用人单位建设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鼓励各地培养更多紧缺实用的技术拔尖人才。另一方面,出台更为优厚的高技能人才服务政策,在全省形成尊重人才、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弘扬工匠精神,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5 加快我省高技能人才培养 2016-04-18 1077523 2 2016年04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