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
颜旭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站在中华民族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人民的选择,也是文化的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探索治国理政之道提供了根本遵循。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
思想文化资源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站在时代的高度考察中华传统文化,其虽有糟粕,但更多的是精华。面对文化虚无主义的冲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必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
在中华文化中,思想道德文化独树一帜,并成为显著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一种求真文化,那么中华文化则是一种求善文化。在中华文化的视野中,人最为天下贵,具有自然万物所不及的最高价值;群体利益是最高利益,人的社会价值、群体价值最为重要;个人价值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质上,而不是体现在知识和能力上。中华文化的道德取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科学尤其是伦理道德学说的发展,增强了全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为成就中国“礼仪之邦”之名奠定了基础。
在中华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学说熠熠生辉,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按照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说法,2000多年前,人类迎来了思想发展的“轴心时代”,西方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中国则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是他们奠定了各自文化发展的基本“范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从文化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诸子思想,就没有中华文化的盛况。虽然他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们求大真、求大善、求大美的文化精神,早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民族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
历史文化渊源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不可能有完全一样的发展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受各种因素影响,但历史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可以说,有多少种文化,就可能存在多少种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回顾历史,中国人民在选择发展道路的问题上既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也尝试过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但结果都行不通。当代著名学者杜维明认为,虽然现代化起源于西方,但东亚的现代化具有大大不同于西欧和北美的文化形式。同重利轻义、重私轻公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强调的是“以民为本”、推崇的是“天下为公”、追求的是“大同社会”。这些独特的价值追求,使得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可以获得最为深厚的文化支撑。也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一些国家总是以“国强必霸”的历史思维,在世界鼓噪“中国威胁论”。实际上,“中国威胁论”不仅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刻意歪曲,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知。同崇尚竞争和丛林法则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和合文化,追求的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面对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源于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也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
中华文化是涵养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重要源泉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凝聚着民族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与中国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与中国人民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相一致,也与中华文化相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和本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织,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相互交锋。在这样的文化图景下,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所在,不仅是一个文化命题,也是一个政治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在中华传统文化、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如果我们不能坚持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丧失的不仅仅是民族特性,更是精神独立性。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面对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冲击,我们要坚守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守住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这个标识模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坚持不住了;面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蛊惑,我们应该树立起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继承和弘扬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
国家治理体系形成
和发展的基础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作为政治文明发展的产物,国家治理体系具有超越国界的一般属性和一般要求,但作为一种国家政治行为,国家治理体系又具有鲜明的国别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其中,历史文化以其恒久的稳定性和强大的渗透力,无疑居于中心地位。
虽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历经岁月的演变,其外在表现和结构会发生变化,但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和本质规定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演变而发生历史性断裂,而是凭藉各种文化形式和社会化渠道,连绵不绝地一代代传延下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在古代中国,“王权支配社会”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核心诉求。秦始皇结束战国乱局一统天下,率先把这种政治文化诉求变成了现实,并以此为蓝图缔造了中央集权式的国家治理体系。秦以后的历朝在具体环节方面虽时有变化,但并没有改变这种体系,反而都是以此为中心进行改革。而深受欧洲大陆文化影响,一直视自由、民主、分权为圭臬的美国,则建构了一个与中国迥异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国是先有中央,再有州府郡县,一切强调的是自上而下。而美国是先有市县州,然后才有联邦,一切是自下而上。文化塑造了国家、塑造了国民,也塑造了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坚定不移地灌注中华文化的强劲血脉,牢牢根植于中华文化这片“沃土”。
【作者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