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人文世界

■ 链接

  古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官员)

  纸张制造和纸张保护技术是东亚地区共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纸质文物多年以来经受了各种损害,随着技术和方法的形成,新的保护手段、技能的合作和方向,能够帮助加强纸质文物的保存。

  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8年到2015年期间实施的东亚纸张保护方法和纸张制造传统的项目,通过紧密联合五国的相关机构、合伙人和专家,项目意在加强文化间对话,并促进东亚国家之间各自的技术交流。2010年五国共同参加了在中国兰州召开的关于纸质文物保护的国际会议,2012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纸质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成为区域内纸质文物保护开展持续合作的重要平台。

  段勇(中国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

  中国国家文物局在纸质文物的修复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抢救性地修复了一大批具有极高价值的纸质文物。探索建立了集文物保护、工艺传承、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泽雅四连碓传统造纸技术传承与展示示范基地,并建立了纸质文物保护国家重点科研基地,举办了多期纸质文物保护培训班。制定颁发了《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和《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等系列标准,规范了纸质文物的保护工作。当前,我们正在编制未来五年的《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把纸质文物的保护修复和传统工艺科学化等工作列入重点领域,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冈兴造(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纸质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会长)

  纸张的发明已经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我认为东亚就是基于纸张这一基础媒体而形成的共同文化圈。2005年11月份,日本国宝修复装潢师联盟访问了中国故宫博物院和中国科学院,开始策划东亚文物修复国际研讨会一事,从此以后在2006年到2012年之间,中国、日本、韩国三国轮值东道,共计召开了五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从2008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牵头,组织了东亚各国修复技术人员为中心的一个共同项目,我们开始对三国的纸张制造的现场进行调研。在五年之间,我们六次对古法造纸的工艺流程进行调查,并制作了影像。

  (本报记者 应磊 陈醉 整理)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 00017 ■ 链接 2015-12-11 4097064 2 2015年12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