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实验学校突破常规模式
“巴学园”现实版,让孩子爱疯了
陈樱之 林梦婕
还记得童年最向往的那个理想校园——巴学园吗?一直以为,巴学园只存在于书里和我们的梦里,没想到,今天在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居然体验到了这样的教育气息。而更棒的是,这里的孩子没有小豆豆那些“怪癖”,他们从学业成绩到能力素质都在杭州名列前茅。
“谢谢老师帮助我做月饼,还能带回家送给爸爸妈妈”、“今天上了一堂外教美术课,老师扮巫婆,我好喜欢!”……新学期过去一个多月了,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的孩子们每天都在为快乐的校园生活点赞,家长表示:“孩子能觉得上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很高兴。”
特色主题课
还原知识本来面貌
近日,崇文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八月十五月儿圆”主题课。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擅长的DIY卡片、戏剧表演、音乐等方式,分别上台展示了与中秋有关的古诗词、神话传说、习俗和带“月”字的成语。二(2)班的梁怡老师说,这些中秋知识都是学生“先自己搜罗,再由老师指导优化,最终在今天的主题课上呈现,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以为今天的主题课到这个环节就结束了,那可就猜错了。下午,记者跟随同学们来到了学校食堂,食堂的厨师、后勤阿姨们等待着与孩子们一起制作冰皮月饼、设计礼盒包装,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校长俞国娣告诉记者,安排这样的主题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地学习知识。“知识本来就是完整的。主题课上,我们将原本分散在科学课、历史课、美术课、社会课、数学课、语文课上的学习点都融合在一起,还原知识本来的面貌。”
根据各个年级的学习需求,“时间”、“我的父亲母亲”、“春天”、“走进社区”等不同的主题课,贯穿了崇文实验学校的每一个年级。
“2+X”包班模式
中外教师协同教学
崇文实验学校经过多年实践,实行“2+X”包班教学模式,在2位老师包班的基础上,根据课程需要,“入驻”X位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老师。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副课老师大多由外教担任。
上午十点十分,记者走进了一(8)的英语课堂,发现全班26名同学,围坐成一个半圆,正在与一名神秘的“女巫”做游戏。“Let me try”、“Let me try”,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想要摸一摸女巫袋子里的礼物。这时,一首英文儿歌响起,一位中教跟着节奏跳到了半圆中间,与“女巫”合作,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给学生们演示了一段口语练习。
这位美丽的“女巫”来自英国,名叫Jemma,面对孩子们的“吵闹”,她一点也不害怕,觉得这是孩子们喜欢英语而流露出的兴奋。
一年级的杜恒睿小朋友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今天上了我很喜欢的外教美术课。外教老师把英语写在黑板上,我学会了‘Mom’送给我的妈妈。”
外教的融入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运用的环境,加深国际理解,同时还给学校的其他老师们提供了借鉴。学校教务主任谢老师说:“课堂上,外教自身对专业的热情能很好地带动学生。而且外教尊重每一位学生,很值得大家学习,他们都会蹲下来与孩子交流。”
从细节着手
养成教育在日常点滴
上午第三节课结束,就到了一年级孩子的午餐时间,大家有序地排好队,来到了食堂。在老师和后勤人员的帮助下,每个同学自主去盛自己喜欢的菜肴,主食也可以选择米饭或者小馒头。
在崇文,一年级孩子的中餐是令人羡慕的自助餐。然而,俞校长解释,低年级的自助餐并不是吃得“高档”的概念,而是为了从小就在细节之处,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
“我们的学生往往缺乏自己的思考。”俞校长说,很多家长剥夺了孩子思考的权利,当下流行的“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我冷”就真实地反映了这个现象。“其实孩子穿多少,吃什么,吃多少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选择了就要学会担当与负责。”
同样的理念也体现在低年级选修课的选择上。光是选修课,崇文一年级的孩子与家长就要面临“28选4”的“艰难抉择”。
对此,俞校长认为,面对大量的可选择,学生难免会觉得选课很难,但这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放弃,以及对自己的选择负责,选择了就要好好学。“选课不是意味着得到一门课,而是去放弃更多的课。虽然学校没有开设儿童哲学课,但我们会将这种哲学的思考渗透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