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常山黄塘村村支书向在外青年乡贤发出邀约

老家喊你回乡创业

  编者按:近年来,浙江不断丰富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但有些乡村因为年轻人的流失,成了冷清甚至日渐荒废的“空心村”。如何将“美丽乡村”转化成“美丽经济”?今天起,本报佳友民情工作站联合“老家”微信公众平台、浙江新闻客户端联合推出《老家喊你回乡创业》系列报道,期待更多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远见卓识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唤醒沉睡的家园。

常山黄塘村村支书向在外青年乡贤发出邀约

老家喊你回乡创业

  本报常山9月20日电

  记者 俞佳友 聂伟霞

  县委报道组 汪峻 胡江平

  初秋时节,行走在“浙江油茶第一村”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漫山的油茶果红遍了枝头,苍穹下的“山顶酒吧”,还有装饰一新的小木屋开门迎客……绘就了一幅幅“两富”新农村美景。

  “游步道、仿古观花凉亭、滑草场、水上漂流等项目的开发,需要更多的经营管理人才。我准备用两到三年时间,让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增加到15000元。”52岁的黄塘村党支部书记廖红俊说。为此,他三进省城,力邀外出青年乡贤回乡创业发展。

  关闭矿山,发展绿色经济

  黄塘村距离常山县城40多公里。3年前,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5000元;如今,黄塘村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美丽经济,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0多万元。

  进山的路蜿蜒前行,格桑花怒放诱人;清澈的河流在山谷里欢快地歌唱……车行50分钟,记者来到黄塘村村口,一座新建的“游客体验中心”十分醒目。廖红俊说,体验中心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村民可以在网上购物、销售农产品,吆喝村里的漂流、滑草、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游项目。

  黄塘村地处山区,矿产资源丰富。以前村里开发花岗岩矿,虽然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一定的收入,但是对山林环境破环严重。

  2013年,开展“五水共治”的黄塘村关掉了石矿,集中力量进行村庄整治、美化庭院、清理河道。山村变靓了,溪水也清澈起来。

  面对一溪清水,廖红俊和村民商量发展漂流、农家乐等乡村游项目。2014年8月,常山首个漂流项目在黄塘开漂。80元一张的门票,平均每天卖出300余张。今年,黄塘村仅漂流一项收入就超过30万元。

  漂流项目让30多位村民在家门口找到活儿,还带动了村里的农家乐与民宿的发展。目前全村农家乐有6家,民宿有100个床位。

  廖红俊感叹道:“寂静的山村从来没这么热闹过,村民的生活从来没这么红火过。”去年底开始,村里投资1200万元建成花果长廊、滑草场、油茶博览园等主体项目;总长3公里的村道从原来的3.5米拓宽至5.5米。行走在黄塘村,环村主干道拓宽工程等项目正抓紧建设,小山村被彻底激活。

  三赴杭州,力邀青年回乡

  黄塘村在发展山村经济时,一道新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庞大的经济体建起来后怎样经营,由谁来经营?

  “全村人口900多人,现在常住人口不到600人,90%都是文化程度低,又没有经营能力的农民。”廖红俊告诉记者,缺少经营管理人才成为山村发展的“短腿”,也是他当村干部18年来的最大困惑。

  站在黄塘村山顶眺望,一望无际的油茶林连绵几十里。油茶基地建成了游步道、仿古观花凉亭。

  “下个月将迎来浙江省首届油茶节,所有项目要在10月20日前完工。”廖红俊说,万亩油茶林是黄塘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茶油价格也从前几年的10元一斤,涨到现在的35元一斤。“现在,我们期盼着年轻人带着资金、先进管理经验回乡,做强做大创业平台。”

  快速发展的黄塘村,已为年轻人营造了回乡创业的机遇。40岁的村民廖华平,上半年回村办起了农家乐。“今年7月开业,一个月的餐饮营业额达6万元,接下来我要把资金投入到民宿中。”在外闯荡10多年的廖华平说,在家门口干事业的同时,还能照顾年迈的母亲,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上周,廖红俊和乡村干部第三次来到杭州,找到了在省城创业的十多位年轻人,邀请他们返乡创业圆梦。大部分年轻人因放不下手头的事情,婉言谢绝了廖红俊的邀请。

  在外创业的黄塘村青年,你们听到老家的呼唤吗?越来越美的黄塘村急等你们回乡创业,大展身手。亲爱的读者朋友,你身边有带着乡亲们一起干,大家一起富起来的回乡创业故事吗?请联系佳友民情快车、“老家”微信公众平台、浙江新闻客户端,让我们一起倾听你的声音。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老家喊你回乡创业 2015-09-21 浙江日报2015-09-2100007;4015252 2 2015年09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