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抗战文艺骑兵·戏剧篇

话剧:
喜闻乐见鼓斗志

  戏剧理论家布伦特尔在《戏剧的规律》一文中曾说,“一国戏剧兴起的时刻正是一个伟大民族的意志十分高昂的时候”。纵观中国戏剧史,亦如是。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话剧成为中国诸多艺术种类中,最活跃,最繁荣,最具现实性、战斗性和民众性的艺术。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舞台上很快就有两台大戏演出,一是1937年8月7日由上海剧作者协会集体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保卫卢沟桥》;另一台是1937年8月9日由田汉创作的大型话剧《卢沟桥》。两台戏演出后,在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上海沦陷后,戏剧界人士迅速组成了13个抗日救亡演剧队,除少数几个留沪坚持对敌斗争外,多数都奔赴祖国各地,宣传抗日。创造了许多短小而通俗的演剧形式,如街头剧、茶馆剧、游行剧、活报剧、灯剧和傀儡剧等,使得戏剧同广大民众结合在一起。

  一位当时在沪考察中国戏剧的美国著名戏剧理论家评论说:“业余剧人表演艺术的高超与导演的优良,实予我一个深刻的印象。我曾在各国看过不少戏剧,但我可以老实说,我在上海所见的话剧,可以列入我说看过的最好的戏剧中。”

  抗战期间,全国逐渐形成以延安为中心的各根据地话剧,以重庆、桂林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话剧,以上海为中心的孤岛及沦陷区话剧三大中心。在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延安青年艺术剧院、抗敌剧社等话剧团队,演出了《带枪的人》《流寇队长》《抓壮丁》《马门教授》等剧目;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重庆,从1941年至1945年,共演出了话剧150台以上;在桂林,田汉、熊佛西等领导了西南的戏剧活动,1944年2月至5月,举行了“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有28个文艺团演出了40多台节目。

  在这一时期,话剧从城市走向了工厂、农村,真正走向了大众。面对着民族存亡的危机,艺术家们增强了以艺术服务于抗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他们走向工厂、农村、军营乃至战斗的前线,以话剧动员民众、宣传抗战、鼓舞士气,深受民众的欢迎。同时,在左翼戏剧家的指导下,在工人中组织、成立了很多“蓝衫剧团”,演出反映以工人生活为题材的话剧,使话剧在工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抗战使话剧扩大了发展空间,同时也使话剧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获得了丰富的滋养。艺术家们每到一地,常常根据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所发生的故事创作话剧作品,演出后深受人民大众的欢迎。1938年4月,台儿庄大捷,田汉立即组织创作人员排演出活报剧《血战台儿庄》,大大鼓舞了全体官兵的抗战斗志。1939年,长沙会战取得胜利后,抗敌演剧第九队的艺术工作者又根据电影剧本改编成话剧《胜利进行曲》,去抗敌前线作慰问演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抗战促使话剧在艺术上走向成熟。如果说,曹禺的《雷雨》在1934年出现,标志着中国话剧在文本创作上的成熟还只是一个个案的话,那么,抗战时期话剧的成熟则是整体性的,其表现:一是创作好作品的作家多,出现了一批比较成熟的作家;二是从文本创作到舞台演出——包括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的成熟,尤其是历史剧的创作,出现了《屈原》、《天国春秋》、《法西斯细菌》、《棠棣之花》等一大批优秀剧目。抗敌演剧队也演出了一大批历史剧目,如《李秀成之死》、《前夜》、《飞将军》等,通过宣扬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的斗争精神鼓舞全国民众的抗日士气。直到今天,抗战时期话剧创作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仍足以令后来者仰视,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黄金年代”。

  (本报记者 李月红 整理)


浙江日报 抗战文艺骑兵·戏剧篇 00014 话剧:
喜闻乐见鼓斗志
2015-08-20 3972169 2 2015年08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