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湍口镇“没有文字的请柬”是什么?
“馒头山”里过半年
临安湍口镇“没有文字的请柬”是什么?
“馒头山”里过半年
本报见习记者 唐骏垚
市委报道组 张伟星
7月16日,六月初一,早晨5时,天还泛着青色。
临安湍口镇二联村的刘美荣就已经起身干活,准备菜肴来接待今天从外地赶来串门的亲戚朋友。跟过年一样,刘美荣一家人提早好几天准备。刘美荣的大哥大嫂、大姐姐夫和妹妹妹夫也从临安城里回来,帮助他们做馒头、备菜肴。
不光是刘美荣一家,在整一片洪岭高山地区,农户们都忙着做馒头、蒸馒头、洗菜做饭,村里炊烟袅袅,人气十足。
这一天,是洪岭高山地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半年”,洪岭也因馒头而出名。这一天,藉着一个远久遗留下来的传统,也藉着农忙结束、庆祝丰收的由头,主人家做好馒头、准备好菜肴,邀请亲朋好友甚至路上的陌生人来“吃馒头”。
热气腾腾的馒头里,包裹着洪岭人此时此刻的欢乐和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馒头味美,人气山村
“中午准备了3桌,今天上班嘛,很多人都是下班后来的,晚上有七八桌的样子。如果是周末,人就更多了。”刘美荣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这次“过半年”,刘美荣家准备了足足150斤面粉。
揉面、做馅、面团发酵后再揉面、包馒头,几位女主人们一刻不停。男人们也不闲着,刘美荣两兄弟不停地将做好的馒头端出去蒸,将蒸好的馒头端进来。
热气腾腾的蒸格中,一个个软软的、热乎乎的馒头很萌很可爱,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
“一斤面粉大概能够做12个馒头,150斤面粉的话就可以做将近2000个馒头。今年来的人多,我公公和老公的同事朋友就有很多,还有亲戚要过来,亲戚可能还会带朋友过来一起玩。”刘美荣的妻子曹州莲一直在忙碌,偶尔抬头回答一下记者的提问,旋又干起了自己的活。
早上10时许,亲戚朋友陆续到来。一进门,刘家主人就端出热乎乎的馒头,让客人尝一尝。每个人都称赞“真好吃”,特别是小孩子,抓起一个,几口消灭,就再拿一个。
刘美荣邻居姚小华家客人最多。十点不到,就有40多个客人到了。这批客人大多是主人的高中同学。从1975年毕业至今,多数人已40年未再见面,借着洪岭“过半年”的机会,他们就小聚一下。
一个馒头,让尝过的人都称赞。“过半年这一天,家里的客人越多,越热闹,主人家就越是感到荣耀。”刘美荣的父亲刘延福,是二联村“洪岭高山馒头节”的传承人,他告诉记者,除了馒头外,好客的主妇们都要拿出看家本领,炒上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农家土菜,让客人大饱口福。“客人走的时候还要送上12只馒头,表示一年12个月平安吉祥。”
千年传承,巧手巧思
湍口镇洪岭位于临安城西南55公里,南与桐庐、淳安两县接壤,平均海拔500余米,洪岭峰峦叠翠,高峰鼎立,地形复杂,地貌奇特。
洪岭馒头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2012年,馒头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湍口镇洪岭高山馒头节自2007年举办第一届始,两年一届,今年已是第五届了。馒头节的时间从六月初一至六月十五,各村时间略有不同,湍口镇二联村、西川村、童家村、赤坑村为每年六月初一,何家村、西川村为六月初六,柴家村为六月十五日。
“洪岭高山馒头节”的另一位传承人童振根告诉记者,除了方腊的传说,洪岭馒头节的民俗形成还有几种因素:一是洪岭自古以来山多田少,是个缺粮区,老百姓种点小麦丰收了,值得庆贺一番;二是到了农历的六月初一,洪岭山区农作物播种、中耕铲草告一段落,是农夫休整养蓄的较为休闲时段;三是洪岭地区地处高山,林茂气爽,是纳凉的好去处,农民忙活一年,邀请亲朋好友来聚一聚,吃馒头、聊收成、谈经验、论打算、说天地,“馒头”就成了“没有文字的请柬”。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馒头节已在无形中形成了做馒头比赛,各家各户赛形状、比味道,已经涌现出许多“馒头巧手”。洪岭的馒头有各种各样的馅,豆沙的、豆腐的、咸菜的、猪肉的……除了亲朋好友,村民们也会去各家各户吃馒头,然后推选出“馒头高手”。来自洪岭地区张家村自然村的张艳军,是村里面名副其实的“馒头高手”。她做的馒头,咬一口,松软可口,满嘴鲜香。
馒头好吃,怎么让它的味道更长久?张艳军一直在思考,馒头节持续时间短,如何将这富有地方乡土特色的非遗“馒头”让更多人品尝到,打响洪岭非遗“馒头”的品牌?
馒头创意,香飘四方
临安市正在打造的“一廊十线”精品旅游线,正好经过湍口镇,这让张艳军打开了思路。去年10月,在湍口镇政府的支持下,张艳军在三联村口开出了以馒头为主题的“馒头迎客”民宿。
“米酒发酵柴火蒸,蔬菜做馅手工揉。所以我们的馒头特别有嚼劲。”张艳军告诉记者,既然打出招牌,就要让游客体会到地道的非遗滋味。
“馒头迎客”民宿内部的设计别具新意。内屋顶铺上了一张张旧的竹席,吊灯灯罩是用竹篾编的,桌子地板都是原木的,甚至是热水瓶也穿了一件竹篾编制的“衣服”。
“民宿的整体设计是请设计师设计的,装修创意是我的想法。当时设计师也提出了大致的装修意见,跟我是一拍即合。”张艳军一脸的自豪。
每天5时许,张艳军就要出发去昌化镇采购一天的菜,到七八点钟才能回到民宿。就在今年“过半年”当天,“馒头迎客”民宿人来人往,张艳军的手机也没停过,不停地接电话,告诉亲朋好友和游客民宿的具体位置。2元一个的非遗“馒头”每天要卖出800个。“等旅游旺季来了,肯定不止这个量!”张艳军对“馒头迎客”民宿信心满满。
“通过举办馒头节,来这里旅游观光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现在最大的瓶颈就是交通。”湍口镇镇长汪成介绍,为解决交通问题,已与桐庐合村共建合青公路,“两边都建成之后交通会便利很多。“依照湍口镇的规划,洪岭高山地区将发展成一个以非遗“馒头节”为依托,以农家乐、农产品销售和观光工厂为有机组成部分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期待,一个馒头引发的创业故事越来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