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性孤儿在守望
缺少制度性关爱和保障的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制度性孤儿。我们给留守儿童的关爱还是太少太少,不让他们独自守望,我们责无旁贷
制度性孤儿在守望
朱 玲
暑期已至,最开心的当数孩子们,尤其是那些终于与城里父母团聚的小候鸟。
在当下中国,他们是最容易受伤害的群体。无助、孤单、缺爱、自卑……这些词汇似乎都能在他们的身上寻到踪影。若为他们描摹一张画像,画中很有可能不会是一张无忧的笑脸。他们就是农村留守儿童。
在宁夏灵武市秀水梁村,过去一年里,12名幼女被幼儿园教师性侵,其中11人为留守儿童。在这个100多户人家的村庄中,意味着十分之一的家庭受到伤害,并且所面临的心理创伤与二次伤害只能依靠自愈。
2015年6月9日深夜,贵州毕节,14岁少年张启刚带着3个妹妹服下农药,抢救无效死亡。似曾相识的一幕,3年前毕节市的一个冬夜,5个躲在垃圾箱里的男孩烧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而亡。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留守儿童。
父母离乡打工,他们留守在故乡,缺少关爱、荫庇与管教。这样的孩子在全中国有多少?至少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三成以上,占全国儿童两成以上。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这样的状态仍将持续。
说实话,留守儿童问题已是老生常谈。但谈了这么多年,悲剧依然在反复上演。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2014年一份调查数据显示,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在过去3年里,仅广东省就有超过2500名女童被性侵,近半数在14岁以下。
社会的温度,就在这些孩子的遭遇里显现。流浪、自杀、被性侵、误入歧途……现实残酷到让人不忍细想,留守之痛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一道伤疤。与其说是“留守”,不如说是“被留下”,被进城务工的父母留下,被飞速的现代化进程留下。他们不是孤儿,却不得不早早独立生活,独自抵御意外与凶险,独自面对成长的烦恼与困惑。缺少制度性关爱和保障的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制度性孤儿。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建设的奔跑脚步在加速,城市框架在不断拉大。在此背后,是每年2亿多农民工离乡背井的默默付出。流着一样甚至更多的汗水,却得到最少的回报。鲜少享有五险一金,工资时常要靠讨,更关键的是,在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横亘着一道户籍制度,尴尬的身份定位、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不完善,让他们无法在城市定居,更无力带孩子进城上学。
在城市化的宏大进程中,留守儿童之困境只是乡村裂变的一个缩影。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空巢化日益加剧,乡村文化日渐没落,乡村教育走向式微,农村传统家庭结构解体。这或是社会变迁必经的阵痛,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该漠视和放任问题发生。
我们给他们的关爱还是太少太少。留守儿童,缺少的不仅是物质条件,更是爱与陪伴,是心灵抚慰,是亲情归属,是成长引导,是更有力的制度性关怀,是社会大爱。虽然这些年来,社会各界为留守儿童做了许多帮扶、送温暖工作,各地政府出台了相关法规政策,但对于庞大的留守群体而言,杯水车薪。人人喊管,人人都管,刚性制度却缺位,至今我国还未形成专门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系统方案,各地法规制定仍处于自发阶段,户籍制度壁垒仍有待消除,公共服务均等化仍需努力推进。帮助农村百姓完成完整意义上的家庭迁移,这才是时代关怀的担当。
城乡二元结构带来巨大的鸿沟,不仅在于物质上,更在于文化精神上。城市反哺农村,还可以更大力,让农村孩子拥有更安全的成长环境、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与更充实的文化生活,至少不让留守儿童独自守望,让他们内心有希望,心中有理想,身心健康成长,我们责无旁贷。
未来,随着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或许越来越多的打工者会选择就近打拼,小城镇与大城市一样生活便捷、经济繁荣,城乡之间不再对立,人的城镇化将得以实现,留守儿童的心灵空白会被填满,乡村凋敝的文化现状也得到改观。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我来打酱油
@落雪怎无痕:留守儿童是农村之殇,父母在远方打拼,为城市建设出力流汗,孩子却无人照料,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一困境,社会应该担起责任,为留守儿童提供好教育、扶养与监管,不要让远方的父母心神不安。
@-萧泪血-:农村留守儿童之所以无奈留守,主要是户籍制度导致。制度所产生的问题,最终还得制度来解决。但愿农村留守儿童们的血与泪,能够早日冲破制度藩篱。
@太理想不可触: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一个令人心酸、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当地的经济,让打工者们能满意安心地在当地就业和生活。但是在目前的状况下,要想缓解这一困境,还得靠政府和社会给这些留守儿童多些关怀和照顾。
@塞外东风:或是父母归巢,或是把孩子带在身边。爱是无论在哪里都要在一起,骨肉分离只会让幼小的孩子变得孤僻偏激,让农民工子女在城里有一张书桌才是人性的关怀,林立的高楼大厦不能以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