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一位浙大学子的抗战日记——

荆棘西迁路 不屈勇者心

  本报记者 吕玥 市委报道组 李迪刚

  入夏后的海宁长安镇,温柔静谧。

  72岁的退休工人张海武倚窗而望,千年古运河上虹桥横卧,流水深深,河岸边偶有小孩嬉笑着跑过,转而又回归宁静。而在1937年的那个夏天,她父亲张羽生也在老宅里,听屋外飞机轰鸣。当时她父亲的心情无比复杂:焦虑、愤慨、血脉贲张……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很早就醒了,外面下着很大的雨,蒙眬中还打算睡下去,可是立刻就给隆隆的飞机声惊醒了。”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心情。”张海武说,这也是当时很多中国人的共同心情,只不过父亲用日记的形式把这种转瞬即逝的见闻和感受记录下来,成为历史的一种见证。

  日记记录真实历史

  记得大型电视纪录片同名图书《我的抗战》序中这样讲,中国抗战老兵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无法用文字留下有关战争的真实记载。而张海武父亲的日记,无疑从一个普通见证者的角度对当时的历史做了一次生动补充,极具意义。

  “历史是要有人写和记的。”张海武动情地说。她清晰记得少年时的假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躲在家中看父亲在1935年至1951年留下的那十几本日记。每当夜深人静,这些日记里的叙事就像电影一样,在张海武的脑海里一遍遍轮放:这是中华民族永远忘不了的历史,是证据,也是烙印。

  “一寸山河一寸血债!”随着年纪增长,再加上老人7年前开始罹患一种至今无法治愈的眼疾,即将进入“致盲”阶段,已经古稀之年的她手写一封书信寄来本报,表露心迹,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知晓这段抗战记忆。遗憾的是,她父亲的日记多数毁于文革,目前只遗留“1936”、“1937”两本以及部分“1938”的内容,1938年后的内容只能凭借张海武的记忆。

  局势日紧浙大西迁

  哪怕只是这两年多的日记,也承载了不少历史内容。几本日记的封面几乎相同,但细细翻阅,里面的内容和心情大不一样。1937年,无疑是一个重要转折。

  那时年轻的张羽生细心、勤勉。1935年至1940年的这几年浙大生涯,他一半的时间是在浙大西迁中度过的。1937年8月,全面抗战刚爆发一个月,21岁的张羽生刚刚在浙江大学读完大二。8月14日,日寇首炸杭州,让正在海宁过暑假的他深刻感受到了“危机的来临”。

  当年9月5日,张羽生在日记里写道:“一位新入学的上海籍新生来浙大报名时讲:‘接到入学通知书这天,日寇飞机第三次在上海松江投弹,正遇两列车在松江会车,一组燃烧弹,烧死800多名难民,人都成了焦炭,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张羽生已经感受到日寇侵华给普通老百姓带来的灭顶之灾。

  日寇侵略的步伐越来越近。11月6日,张羽生在日记里写道:“昨日日寇在金山湾登陆,已窜入海宁新仓等地。今天杭城整日在警报声中,同学们在大学路的防空洞里呆了9个小时。敌机在沿海各处轰炸,沪杭铁路公路中断。敌机还在艮山门车站丢下7颗炸弹,杭城晚上一片漆黑。”

  正是在如此紧张的形势下,两天后张羽生在日记中记录:“浙江危急,校方决定西迁。”

  不惧危险救护伤员

  张羽生没有想到,这一走就是近10年。虽然行程万里、跨越多个省份,但在不停奔波的岁月里,他几乎每天写一篇日记,一年日记达300页,如书稿般仔细装裱。直至1946年6月,已经在贵州工作成家的他,才带着妻子和女儿张海武回到海宁。

  据张海武回忆,父亲经常感叹说:“经历过西迁,看到过广西南宁的昆仑关大战,日寇9次入关,又9次被逐出关外,让我们浙大学生真正认识了抗战的残酷和中国人的英勇。”

  据张海武对父亲日记的回忆和讲述整理,1939年11月,因战事紧张,学校已停课,但战争远未结束。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在广西宜山文庙亲自授旗给浙大学生组成的战地服务团,共六七十人,分三队到前线慰问演出,并组织救护伤员、代士兵写信等活动。

  1940年初,战地服务团前往广西柳州西南方向的宾阳服务。当时那里有一处野战医院,因为前线战斗激烈,服务团就驻扎在医院旁一所大院内,夜以继日地帮忙给新伤员登记、分床位、换药、包扎等。

  让张海武记忆犹新的是父亲在1940年2月2日的一篇日记。那天下午5时,大家突然听见飞机在近处盘旋,机枪声也很近,赶到大门口一看,不远处有日军正对着公路上北撤的百姓疯狂扫射。

  野战军一位团长马上叫服务团从后门撤出,但一名彭姓广西学生说:“让能走的伤员与我们一起撤。”因为对地形熟悉,大家就扶着几十位伤员一起从小路撤走。

  到了第三天,一个惨绝人寰的消息传来:宾阳此次沦陷是因为日寇知道有个野战医院在,那天由汉奸引路,抄小路直袭医院。院内百名重伤员全部被日寇刺死,连那胖胖的张院长也未能幸免。

  “这些都是日寇侵华的罪证,真是句句泪、字字血。”张海武说。有人曾惊奇地问张海武怎么会有这样深刻的记忆,她表示当时读后深受触动,“除了南京大屠杀、731细菌部队等外,对日寇当年的罪行,我们还有许许多多不知道。”在张海武看来,这些都是历史的烙印,忘不了,也不应该忘。

  “父亲在时,常对我们兄妹三个讲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让我们牢记历史,珍惜和平。”张海武说,今天,她把父亲的日记公开,就是希望更多人勿忘历史、牢记责任、振兴国家。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荆棘西迁路 不屈勇者心 2015-07-04 3929020 2 2015年07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