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马力有多大
蒋卫阳
“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这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向媒体发布的消息。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50.2%,比2013年高出2个百分点,高于投资贡献率1.7个百分点。沈丹阳称“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标志性的数据。”
从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扩大内需就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但多年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一直远远把消费甩在后面;如今,消费终于一跃而成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这怎不让人欣喜之余而感慨系之!
探诸历史,消费往往是主导产业革命的动力。有专家介绍,第一次产业革命,英国的国力超过中国,这是因为蒸汽机的使用创造了生产财富的新手段。同时工业品消费进入了普通家庭,老百姓的纺织品消费迅速增长,刺激了纺织业、服装业和染料业等工业的发展。第二次产业革命,美国国力超过英国,电力和内燃机开创了批量生产方式。福特汽车公司把轿车定位为大众消费产品,生产流水线技术也应运而生。第三次产业革命,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强国,靠的是电脑和互联网在家庭的普及。为了适应消费个性化的新趋势,数字化技术被应用于制造业,刺激了经济发展。
消费如今成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这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开足马力生产就可以满足需求?事情显然不是那么简单。就一般消费品市场而言,现在并不是产能问题。这一点只要去逛逛义乌小商品城便会有十分切实的感受:置身其中,仿佛置身商品海洋,倘要将全部商品看过来,恐怕3天时间也不够逛!
这些年,出境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与之相伴的还有境外购物,比如到日本买小电器、电饭煲;到韩国买化妆品;到澳大利亚买奶粉;到法国买奢侈品……2014年国人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一方面是国内商品市场空前繁荣,另一方面,境外购物持续升温,个中原由在哪?从表面看,是国内同类商品还不能让消费者称心,而往深层次上探究,这也反映了国内产业结构还未能适应需求的发展;品牌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经济体。
长期以来,我们的消费品生产停留在满足商品使用功能的层次,而对于新时代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则缺乏必要的敏感。笔者现在还记忆犹新,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市场上曾十分追捧“出口转内销”的商品。这些出口商品或者因为质量瑕疵或是因为款式滞后等原因,而转销国内市场。
现在“出口转内销”的商品不能说没有,但想要得到消费者的垂青,却已不那么容易。且不说现在直接购买境外商品的渠道大大增加(如海淘、境外游等),仅凭采用双重标准、将国内外市场割裂开来的这种做法,恐怕就难以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
现阶段世界经济复苏迟缓,外需下滑,国内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贸企业纷纷将出口生产过剩产能转向国内市场,在此过程中,有的企业放低了标准,甚至做起假冒伪劣产品的生意。本报就曾报道过福建莆田鞋业在阿里帮助下走上转型之路。有着30多年为世界知名运动鞋品牌代工经验的莆田鞋业,闲置产能最高时一度超过12亿双。一些鞋企打起了在网上出售“假冒”产品的歪主意。
前不久,莆田市政府和阿里决定联手,尝试让一部分高质量的鞋企自创品牌先发展起来,17个莆田自主品牌、近百款运动鞋首次以“中国质造·莆田好鞋”的身份正式亮相,其制造标准都远远高于国内标准甚至国际标准……
事实上,很多加工贸易企业和外贸企业经过多年的国际市场锤炼,能够生产出国际一流的产品,对它们来说,在转身国内市场的同时,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品牌意识不能丢,这也是国内市场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必然要求。前段时间,有一本《美学的经济》引起不少读者的关注,书中提到,“敏感的消费者都察觉得到:汽车的广告已悄悄地由功能和配备的竞争,转变成‘生活式样’(life style)的竞争,类似的转变,还同时体现在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办公家具、家用五金这些传统高刚性的产品上……当商品的受欢迎程度,由使用功能的优劣转向象征符号的高下竞争,开发商品的重心就由对制造流程和成本合理性的专注,转向了由工业设计、产品包装和广告营销主宰的美学领域。”
随着现代人经济条件的改善、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视野的扩展和精神领域需求的增加,必然影响到自身消费行为乃至消费模式的变化。而引领和适应消费新变化,更是一篇让人充满期待的大文章。
面对经济转型,消费堪当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