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

麦家小说改编浙产抗日谍战剧

刀尖,与细菌战对决

  本报东阳5月8日电

  记者 吴孟婕

  “作为小说家,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今天下午在横店影视城举行的华策影视抗日谍战剧《刀尖》发布会上,原著作者、编剧麦家的开场白有一股特别的力量,让现场粉丝的尖叫声和按快门的声音,一起安静下来。

  谍战,似乎是烙在麦家身上的印记。而作为他的“谍战封笔之作”,前后历时8年、经多次修改写成的《刀尖》一书,更是将悬疑性和传奇性推向了极致——俯视镜头下,侵华日军冷酷残暴的细菌实验正在美丽平静的江南小镇秘密进行;平视视角中,背负国仇家恨、在“刀尖上行走”的中共特工林婴婴和金深水,在与敌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段若即若离的爱情……

  但麦家今天要给我们讲的故事,更真实,也更是切肤之痛——“那是抗战期间,富阳农村的外婆趁着战事稍安上山干农活,被一块弹片炸伤了脚。但随后‘怪事’发生了,她的小腿越来越肿,肿成了腰身般粗细,没有人知道是为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麦家在台上娓娓道来,“外婆在母亲11岁时就过世了,但她的遭遇经家人无数次的讲述,一直留在我心里,像一个巨大的问号,时不时跳出来寻求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浮出水面:浙江是侵华日军细菌战的重灾区,日军共发动3次较大规模的细菌战,造成至少6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麦家的外婆就是受害者之一。如今,流毒仍在,伤痕未平,对于这段悲痛的历史,每一位中国人莫敢忘,不能忘。

  《刀尖》被列为2015年中宣部、浙江省的重点影视项目,目前拍摄已近半,预计将于今年秋季登陆荧屏。发布会现场门外的铁轨上,停靠着一辆绿皮火车,这是剧中的一个重要取景场地。巧的是,麦家与这个故事的缘分,也从火车开始——1981年夏天,因为一位军校“首长”的“知遇之恩”,他从杭州坐火车到福州上学,之后在某保密单位工作的经历,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打开了一扇门。2003年夏天,“首长”和妻子突然到访,还带来一箱珍贵的史料,希望他写写“箱子里的秘密”。

  此前,麦家更愿意称自己的作品为“特情小说”或“新智力小说”,因为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侧重于侦听、破译、解密,靠技术和智慧收集情报,与传统意义上的“谍战”并不完全吻合。直到“遇到”《刀尖》的主人公,“他们的生命与战斗连在一起,与死亡仅一线之隔。”虽然自己的作品已多次被搬上大银幕和荧屏,但麦家此次来横店,甚至是他第一次正式意义上的“探班”。因为,《刀尖》对他而言意义非凡,也有着很多“第一次”,“第一次耗时8年,研究同一个历史事件的档案和材料;第一次在创作过程中反复征询当事人的意见,而不是封闭式地写作;第一次使用第一人称、用口语化叙述。”因此,他认为《刀尖》是自己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谍战长篇,同时也是最流畅、最好看的作品:“好书不是作家用笔‘写’出来的,而是有人用非凡的生命、爱和经历‘谱’出来的。”

  在华策影视掌门人赵依芳看来,书中美与丑的强烈反差和以静制动、暗流汹涌的悬疑气质,为这段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传奇奠定了充满张力的影视基因:“更何况,这是一个涵盖国家使命、民族精神和人类正义的谍战新视角。作为一家有文化抱负和担当的民营影视机构,我们请到了孙文学、徐佳、斓曦、赵海等有情怀、有实力的演员和制作团队,力图以高规格的制作水准,打磨一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剧。”

  “当下打着‘谍战’标签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精品,但更多的是跟风、平庸之作。一方面是受原材料所局限,另一方面,则是被商业规则绑架,导致人物、剧情单薄,历史观混乱,只留下一个空洞的立意架子和一件华丽的谍战外衣。”麦家认为,这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美”的忽略,“在力求展现真实性和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忘记文艺作品的余味和余韵——对于创作者而言,这关乎信仰,也关乎如何将投射在自己心灵的光辉折射给这个世界。”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7 刀尖,与细菌战对决 2015-05-09 3876046 2 2015年05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