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余秋雨、麦家等70位“大咖”的精神原乡
遇见杭州 窥见家园
本报记者 许雅文 通讯员 张刘芃
思乡与恋土是古今中国永恒的话题。
张翰思念家乡莼鲈,弃甲归田,成就了“莼鲈之思”的千古美谈;陆机为了排遣心中思乡之情,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怀土赋并序》,思乡弥笃,情深意长。
如今,一本《杭州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故乡感的杭州,那没有湮灭的老风景,那带不走的缕缕记忆,让身在其中、游览其间的人找到了一个可以思乡怀乡的地方。70位不同领域的作者,解读杭州不同的人文风物,“由人化文,以文化人”,让读者从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角度摩挲这个城市的文化脉搏,感知这个城市的人文景观。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前,打开这本《杭州印象》,让主编王济民带我们阅读杭州,来一场有关遇见杭州、窥见家园的对话。
记者:市面上并不缺少介绍杭州的书籍,您编写《杭州印象》的初衷是什么?
王济民:你说得对,关于杭州的书籍,尤其是关于杭州旅行的书籍不胜枚举,这说明杭州的城市旅游推广工作做得比较好。但是大部分旅游书籍中都不太提及历史事件、文化印迹、名流行踪等人文内容,所以我希望能让读者通过这本《杭州印象》在时光隧道里重温杭州记忆。杭州是六大古都之一,古今交融,有着源远流长的城市文脉,无论是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还是刚踏上这片土地的人,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也想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认识她的气韵和格局。
记者:这本书收录了70位国内外作家和文化名人所撰写的游览杭州的体会,而且相当数量的稿件都是为此书专门约稿,此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王济民:这本书的编写工作从2013年10月开始,至2015年1月结束,历时一年多。书中大量收录了文化名人的文章,像季羡林、余秋雨、黄亚洲、濮存昕等人都是此书的撰稿人,最年长的当属百岁老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宝罗,他在文中讲述了自己在杭州的几大饭店为毛泽东主席演出的经历。约稿的过程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更有惊喜。杭州有个连横纪念馆,连横是连战的爷爷,编委会就想约一篇连战的稿子。恰逢杭州文化访问团赴台湾交流受到连战的接见,帮我递上了一封言辞恳切的组稿信,没想到不到3个月,连战亲笔撰写的文稿和签名就传过来了。
记者:您觉得杭州具有怎样的特质,让这么多文化名人愿意为她提笔?
王济民:举一些书中的例子来说吧,余秋雨先生在《西湖梦》中,开篇便提到了自己曾经因为一把折扇而对西湖景象烂熟于心,于是来到西湖时如游旧地:“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浙江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李林达所写《毛泽东的西湖情怀》中提到,毛泽东曾50多次到杭州,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杭州是我的第二个故乡。”职业编剧马琳说杭州是一个令人驻足的地方:“西湖边的名人故居鳞次栉比,很多是外乡人留恋所建。”如果说杭州为什么引人怀念,应该与“乡愁”有关,她身上有精神家园的特质。
记者:“乡愁”是一个很时髦的词,也很能打动人。
王济民:的确如此,正因为乡愁,我约到了著名新闻学者、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先生的稿子。邵华泽先生在书中引用哲人的话:“家园是我们精神的憩园,是一代代漂泊者灵魂的泊地。”邵华泽的家乡在淳安县,当年为了兴建新安江水电站,装载着他童年记忆的很多村庄和文物古迹沉没库底。直到中央电视台主导的千岛湖水下古城探秘直播,邵华泽透过摄像头看到当年那座城仍然完好地耸立在水中时,他心潮澎湃地说:“那个让我日思夜想、魂牵梦萦的地方,不管它在千岛湖底沉睡多久,永远都是我生命的‘根’。”这就是乡愁的力量,即便与家园不复相见,也能找到精神的归属。在当下城镇化进程中,乡愁还能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引导作用。乡村文化是乡村记忆的符号,如果你来到一个村庄,只看到一座桥,却不知道桥上的故事,那么自然也不会拥有情感和认同。当人民群众能自发主动地守护那一抹“乡愁”时,我们应该能更好地兼顾“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关系。
记者:作为一本“文化导游”的读本,您希望《杭州印象》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济民: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全社会发出了“倡导阅读中国,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号召全民把阅读作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我也希望人们在看景的同时能“读懂景”,《杭州印象》收录的虽然是“他人”在杭州的体验,但是这些体验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读者能映照自己的感受,产生属于自己的独家体验,从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味杭州的文化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