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工作会议透露“三农”新信号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陈瑜
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围绕“发展农业现代化”主线,会议提出“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而“改革、融合、创新”成为明年“三农”工作的关键词。
目前,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也日益紧张,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
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释放出来的信号可以预见,明年“三农”领域的改革力度将持续加大,涉及土地、农垦、集体产权诸类方面的改革文件呼之欲出。同时会议也进一步强调,改革需在稳中求进,土地流转要防止“非农化”“非粮化”,新农村建设须“积极稳妥地进行”。
会议还提出要推动“三产融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还要推动“城乡融合”。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
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推进阶段,城市发展带来的与农争地矛盾冲突不断。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单独二胎的放开,城乡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农民工阶层成为社会新常态。为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问题,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土地规模经营主体不断涌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认为,三产融合是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方向。而实现融合需要过硬的底子来支撑,合理利用资源、调动资产、升级技术、培养人才、疏通渠道一个都不能少。
与三产融合相比,城乡的融合则更需要一个方便流通的平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须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使大批涌入城市的农民,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同时,创新也是这次会议中出现的高频词。不仅提出了创新驱动的改革发展总要求,还倡导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鼓励创新,因地制宜。农业投融资机制和对外交流合作也都要积极创新。在现代职业农民培养方面,提出鼓励农民走创新和创业之路,通过培养新农人打造活力四射的新农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室主任张云华表示,从原则性导向到实践性探索再到改革性举措,是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一贯的发展思路。例如,会议提出的“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就是从地方创新探索中逐渐摸索而来。
2007年物权法颁布后,土地承包经营权被确定为用益物权,承包合同已不能够体现其物权属性。四川省成都市作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在柳街镇鹤鸣村率先启动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过多年摸索实践,鹤鸣村逐渐总结出“确实权颁铁证”“通过村民议事会解决土地纠纷”“实测面积与耕保基金挂钩”“用‘鱼鳞图’定位地块位置”等宝贵经验。正是得益于试点的大胆尝试与稳妥推进,中央才得以放心地在全国全面铺开确权工作。
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同期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透露,今后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突出“两新融合”,即把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起来,共同发展。农业部科教司教育处处长纪绍峰告诉记者,明年农业部将实施每年万名现代青年农场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一体两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的重点在于解决‘谁来种地’问题,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重在解决‘如何种地’‘怎么高效和有竞争力地种地’的问题,两者只有相互融合、有机联动才能有的放矢、相得益彰。”中国社科院农发所副所长杜志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