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我省拍卖177项科技成果

成交总金额达3.49亿元,再创新高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江英华

  本报杭州12月8日讯 一项起拍价为15万元的人体假肢设计与制备高级技术,在数分钟内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最终以100万元成交。这是记者今天上午在我省2014年科技成果拍卖会交易现场看到的一幕。这一由浙江理工大学转让的成果是本次拍卖加价幅度最大的项目。

  这是我省今年第二次举行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也是2014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的重要内容。此次共有177项科技成果参与竞价拍卖,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机械制造等领域,起拍价总金额超过2.8亿元,吸引379家企业参与竞拍。

  拍卖会开始后不久,一项起拍价高达2400万元的科技成果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项成果改良利用甲醇制备烯烃的催化技术,能帮助新能源企业节能增效。来自嘉兴的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钱柯伟和竞争对手交替举牌,价格节节攀升,志在必得的钱柯伟终于在数轮竞价之后以2750万元成功拍下。现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这一项目成为本次拍卖会起拍价和成交价均属最高的科技成果。

  钱柯伟告诉记者,这项新技术能够提升公司现有装置的效能,并使生产过程中的低价值副产品变为另一种价值更高的副产品。“我们生产的乙烯、丙烯等产品是制备塑料的重要原料。通过引进这项技术能够帮助我们降低能耗、优化产品结构,从而获得更大的行业优势。”

  科技成果拥有方代表表示,科技成果拍卖后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科研团队今后将与企业密切合作,提供技术协助。

  至今天中午,177项成果全部拍卖成功,成交总金额达3.49亿元,创2012年我省首次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以来新高。

  据了解,从2012年到今年上半年,我省已连续3年开展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有273项技术成果在拍卖会上找到“婆家”,其中60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新增产值11.7亿元。

  作为今年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位于杭州市滨江区的浙江科技大市场今天正式开业,这一实体市场将成为网上市场的重要补充。33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省级科技大市场,将为企业、高校、院所间的技术转移、技术交易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开业后,科技大市场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和国际技术转移项目展示洽谈会。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我省拍卖177项科技成果 2014-12-09 3720162 2 2014年12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