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工匠让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延续生机
嵌钢入铁始为刃
本报杭州12月7日讯
记者 王庆丽
“张小泉”剪刀,经过300多年的岁月沉淀与数代工匠的千锤百炼,凝固成刀背上那个挥之不去的名字。如今,这个名字又与另一个名字相互关联,并因此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那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的传承人——施金水。
上午10时许,位于杭州小河路450号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内游人寥寥,颇为冷清。然而,当“张小泉”剪刀锻制工作室内的两位师傅开始抡起铁锤快速击打,令先前经1250摄氏度高温加热过的钢铁坯料完美融合之时,整个展馆的气氛即刻被点燃。漫不经心的来访者们循声而来,纷纷聚拢在这间透明的玻璃房外,津津有味地观赏这场铁与火的碰撞。
“这是‘张小泉’剪刀制作过程中最核心的一道工序——‘嵌钢’。张小泉打破了千百年来以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独创性地将钢条嵌入铁槽之内,使之具有了钢铁分明、刃口锋利的特点。” 81岁的施金水须发皆白,精神矍铄。他一面看着徒弟丁纪灿和陈伟明的现场演示,一面作着介绍,言语间透露出一位老工匠特有的自信与荣光。
嵌钢入铁始为刃。这样的过程热烈而短暂,但加热时的火候如何把握,击打的轻重如何掌控,却全靠工匠们在长期实践中积攒的经验与感觉。更何况,一把“张小泉”剪刀,手工制作过程绝不止这一步,而是包括了从试铁试钢、拔坯开槽到嵌钢、淬火、磨制、装配等数十道繁复的工艺。
施金水说,他的制剪生涯便是从“改里口”这个微不足道的制剪环节开始的,也就是用锉子把初步成型的坯料表面的黑疤锉白,使原来毛糙的剪刀表面变得平整而色泽均匀。由于家境贫困,施金水十三四岁便从萧山老家来到杭州城内的剪刀铺里当学徒,每天凌晨两三点起床,需完成138把“出头”(初步成型的剪刀)后才能吃到早饭,晚上要一直忙碌到八九点。
精湛的技艺,成为像施金水这样的制剪者安身立命的手段。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于1953年成立张小泉制剪生产合作社,把施金水、徐祖兴等民间制剪高手集中起来,让张小泉的剪刀锻制方法得以延续。1957年,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成立,施金水又成为了该厂的第一批工人,主要负责剪刀的质量检测与技术指导。从那时起,机械弹簧锤与模板冲压逐步取代了手工锻打,“张小泉”剪刀由此进入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的时代。
“用机械代替手工,这是剪刀师傅的创新,也极大地提高了制剪的生产效率,”面对手工的式微,施金水似乎并没有太多纠结。对他来说,老工匠的手艺在此时仍旧有用武之地,即通过自己的技术修养与积累,及时、准确地辨别出那些从流水线上淘汰下来的产品在哪里出了问题,是否需要返工或者报废。同时,他又通过对模板的不断完善与改进,令其在功效上尽可能接近手工制作的样式。
然而,懂得锻制工艺的年轻人毕竟越来越少了。施金水的大徒弟、今年51岁的张小泉剪刀厂工人丁纪灿回忆说,他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进厂工作的,几十年时间过去,即便对于流水线上的各个环节已经了然于心,但是这与真正拿起工具、亲手制作剪刀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语。2010年,与剪刀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他,正式拜施金水为师,开始系统学习剪刀锻制技艺。一年后,小他一岁的师弟陈伟明也投入施金水门下。
如今,施金水的这两位徒弟每周有6天在杭州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内,一面向人们展示剪刀制作流程,一面担当起剪刀的义务修磨工作,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张小泉”剪刀用户提供售后服务。已进入耄耋之年的施金水,偶尔也会聊发少年狂,与徒弟们一同进行制作,把“张小泉”剪刀的锻制魅力,用最为直观的方式传达出去。
张小泉集团产品中心副总监陈标告诉记者,随着材料科学与磨削工艺的不断发展,剪刀的制作工艺较之传统工艺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此,他们正在加大对传统锻制工艺的保护力度,将老工匠的技艺编撰成书予以保存,并通过以师带徒的形式让其后继有人,同时也在不断引进新的制作材料与设备,让“张小泉”剪刀更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使得这一百年品牌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