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好奇

省农科院研发养蚕新技术

只育雄蚕缫好丝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邵敏

  本报讯 上个月,APEC领导人齐聚北京,拍摄“全家福”时所穿的“新中装”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其中,有我省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颇多贡献。新昌的达利丝绸是“新中装”的面料供应商,而织就这款“宋锦”面料的丝,是由省农科院蚕桑所专家们培育的蚕宝宝吐出的。

  准确地说,应该是雄蚕宝宝吐出的。省农科院蚕桑所研究员祝新荣说,雄蚕丝的品质在各方面都优于雌蚕丝,面料生产商希望缫丝环节提供的丝全部来自雄蚕。在过去,这是一件挺难办的事。

  因为蚕宝宝出生的雌雄性别比为1比1,如果不加干预,雌雄两性总是混合着在大竹匾里一起啃食桑叶,一起生长,一起吐丝结茧。“雌蚕的茧会稍微大一些,但是肉眼是很难分辨的。”祝新荣说。总之,没有一种省时省力的办法,可以把大量的雌蚕茧和雄蚕茧分离开来,这就使得缫丝的时候不同品质的蚕丝混合在一起,造成丝的纤度粗细不均匀。

  “同时,由于雄蚕丝纤度细,雄蚕茧缫的丝更均匀,拉伸力强,因此雄蚕丝的品位更高。”祝新荣说。另外,雄蚕体质强健,又不负责孕育后代,一心一意生产蚕丝,吃同样的桑叶,吐出来的丝更多,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企业也希望能专门养育雄蚕。

  在实现专养雄蚕技术的道路上,国外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前苏联科学院院士斯特隆尼科夫(V.A.Strunnikov)培育的一个家蚕品种带有独特的基因,可以使后代中的雌蚕全都不能成活。“但是,这一品种吐的丝量少质差,要想转化成企业可用的技术,还有漫长的道路。”祝新荣说,“1995年,斯特隆尼科夫院士将这一技术转让给我们,希望在蚕丝产量占全球70%的中国看到这项技术真正实现应用。”从那时起,省农科院专家前后花费10年光阴,反复进行杂交、回交、测交育种,结合标记基因选择,终于成功地将前苏联专家提供的品种里控制后代性别的9个关键基因全部转育到了我国的优良蚕品种上。

  现在,利用省农科院成功培育的“平30”等平衡致死系的雄蚕,和我国本土的优质雌蚕杂交繁育的后代,蚕宝宝中的雌性会在蚕卵时期就全部死去,能够成活长大的全都是雄性。有了这种神奇的技术,企业就可以确保在缫丝时使用的全都是品质上乘的雄蚕丝。

  2005年以来,这项技术在我省的湖州、淳安、海宁、海盐、开化等地,以及山东、云南、广西、四川等省的蚕茧主产区推广应用,获得巨大成功,累计新增经济效益近2亿元以上。

  “只有雄性,没有雌性”在生物技术中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控制手段,不仅可以用来提高蚕丝的品质,还能够成为杀灭害虫的利器。

  “危害森林和作物的许多害虫,和蚕一样属于鳞翅目,这种性别控制技术同样可以用在它们身上。”祝新荣说。危害松树的松毛虫、松材线虫等都惧怕这种生物技术。让害虫的雄性幼虫带上这种杀灭雌性后代的基因,可以使一个区域里的害虫因无法继续繁衍而自然消亡,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这就让人们不再需要使用农药,避免污染环境。


浙江日报 人文·好奇 00014 只育雄蚕缫好丝 2014-12-04 3711394 2 2014年12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