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的文化品格
文/ 仇欢 叶玉平
相传楚门原为海洋,丫髻山与西青山形成海中峡门,元朝末年筑塘围垦后,曾有楚树丛生,故称“楚门”。
楚门,曾有“船城”之雅称,是历史悠久的古代渔港和沿海商埠。
楚门的泱泱水域,曾倒映过唐代李处人自日本值嘉岛造船归来的帆影。
楚门的青山绿水间,还矗立着唐代的古刹,宋代的香樟,明代戚继光抗倭的烟墩……
叶文玲《驰驱不远》中写道:“我的故乡玉环,是典型的青山绿水江南县城,楚门更是一个鱼米丰饶的傍海小镇。虽非诞生于文学之巢,故乡却一直是我心头的绿荫。”读前辈文字中对故乡化解不开的乡思,被那一片绿荫所打动。
绿荫不仅仅是楚门的山环水绕,还是人文的千年修为,美景是其外在,人文是其涵蓄。
文化的发展,源于历史的传承,赖于现实的展现,更需要未来的引领。斗转星移,今天的楚门,重视强化“人文生态名镇”建设,在不断发展城镇文化中,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得益彰、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共同发展、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
楚门的
文/ 仇欢 叶玉平
踏足楚门镇的一刹那,你会惊艳于这方水土的灵秀之气。海浪轻轻冲荡船港的回声,敲响千年楚门的怀想。这是一座望穿沧桑的江南小镇,又是一道凝聚千年历史的人文风景。
传说当今楚门的东西岙古香樟树下、天马山麓、筠岗竹坞,都曾留下担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朱熹的足迹,筠岗的“朱子观潮石”遗址,就是一例。
承袭朱子理学,楚门一地早开教化,崇尚耕读,必然形成了无限美好的人文风光。
宋代,有创办皆山书院的户部尚书戴明;明代,有出使朝鲜、坚拒馈赠的吏部郎中陈钝和在西青山建文昌阁设天香书院、授徒终身的王屏藩;清代,有收复台湾功勋卓著的爱国名将戴宪宗。
民国年间,有善诗词、精中医、创“壶天诗社”、独资付印刊出《争楼诗集》四册的童听情;有投笔从戎,参加辛亥革命光复上海战斗,获铜像纪念章并翻译《托尔斯泰的信仰》、《未来世界大战》和《女伟人的故事》的林任望。
新中国成立后,遍及大江南北的楚门籍名人不胜枚举,叶文之、叶鹏、叶文玲三兄妹是其中杰出代表,如老作家乔迈说的:“叶家万幸姊妹弟兄皆才俊,楚门百缘山川大地尽芳菲。”
作为楚门人,他们对家乡有着解不开的情结,馨香远播;作为楚门人,他们是小镇的千年修为,是璀璨的华章。
城东有一片10余亩的小圆渚,渚上有一座极具江南风格的楚洲文化城,里面除了浓浓的书香与墨香,还有一本蜚声中国文坛的镇级期刊《曲桥》,作为该期刊的名誉顾问叶文玲说:“《曲桥》作为镇办刊物,是来自故乡的一只青鸟,故令我分外关注。”创刊30年,这本刊物,声名播及海内外,蜚声中国文坛。《曲桥》的存在不仅是一种文化存在,也是一种精神存在。
2012年建成开馆的文玲书院, 文风摇曳, 书香袅袅。这座占地15亩、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总投资1800万元的文玲书院是一座集人文教育、文化交流、休闲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书院。馆内设叶文玲文学多媒体展览馆、石榴印社、楚洲书画苑、曲桥文学社、楚门图书馆、楚门篆刻学校。这一个崭新的文化地标,除了展示叶文玲老师50多年来文学创作成果,也是展示楚门古镇风貌、文化历史的一个平台。
“我们将楚洲文化城和文玲书院的功能进行了整合,文玲书院突出‘静’,侧重文学、书画、艺术等,文化城则立足于‘动’,重在艺术团活动、群众健身娱乐、民间曲艺推广等,动静结合,提升两大平台的文化功能,拓展文化空间。”楚门镇负责人对如何利用好这两个文化平台的思路非常清晰。
这缕缕墨香滋养了小镇流长的文脉,让楚门与众不同,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她的文化基因,让楚门人更懂得未来的方向。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凸显文化特色至关重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只有文化的浸润,城市才能彰显其特色与气质。作家冯骥才曾指出:“任何城市的文化都是一个地域人们审美积累的结果,是历史不断积累形成的,而不是某些人就能决定的。”
也有学者这样说,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是加速运动的,如果不注重文化和软件建设,就像一个光长高、但思想没有成长的小孩。
拥有千年文化积淀的楚门,自然不是那个没有思想的小孩。“昔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曾经在深厚的历史遗产中自由徜徉,感触先人的思想脉搏,只是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做才能将它们更好地传递给后人呢?
所以必须切实推进有文化记忆的城镇化,即将文化元素、文化脉络融入城镇建设与规划之中,让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共同凝结为城市的文脉魂魄,融入城市形态当中。
近年来,楚门镇以打造“人文楚门”为核心,充分挖掘楚门人文历史底蕴和人脉资源,提炼楚门精神,推进民生各项事业发展。通过对楚门文物古迹、楚门老街的调查、保护和修复,对楚门史志的修编,十字街的修整恢复,楚洲文化城连接桥梁——文澜桥的保护等行动,重构了楚门的人文生态。
东桥水月、离峰红照、南浦渔舟、浦口观潮、高阁文房、西崖滴翠、北渚环流、中街鱼市等八大自然景观,被称为“楚门八景”,历史上闻名遐迩,承载着人文毓秀的一代代佳话。
楚门古镇原来的大小街巷横平竖直,井字形结构布局,以十字街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延伸,演绎了远古时代的流风遗韵,正如诗人白居易描绘古长安诗中的“万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遗留下来的十字街,是一条承载着楚门历史的老街,楚门八景之一的“中街鱼市”就形象地展现了当时这条街的繁华景象。该街道两侧的建筑以清末和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为主,但经过百年岁月的洗礼,部分遭到破坏,有的已拆除重建,大街管、线、网错综复杂,地面铺装形式单调,房屋闲置较多等,这些都或多或少破坏了楚门古镇特有的风貌。
为重现古镇魅力,重拾历史记忆,自2012年楚门镇获评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后,就委托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制定了近期、中期、远期旧城改造实施方案。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纵深推进旧城改造项目,恢复保护古街道及建筑,改造基础设施,植入新兴业态,传承城市发展历史,恢复城市记忆。
从遥远的年代积蓄而来的悠悠古韵,正生生不息,愈来愈浓,仿佛在召唤着每一颗怀旧的心,凝聚着每一个楚门人对故土家园恒久的怀恋。
楚门的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远,异彩纷呈,经过几百年的延续和发掘,创造并保留了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精品:如抬阁、梗杠、千秋、八蛮、马灯、旱船、高跷、舞龙、舞狮等。抬阁、梗杠、鼓词,更是玉环县独特的民间传统活塑艺术,在楚门已流行了上百年。
鼓词,一种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和移民文化相互融合的传统特色曲艺,行腔委婉抒情或高亢粗犷,曲调优雅细腻、美妙动听。很少有一种曲艺会像鼓词那样简洁,无需粉墨,也没有后台;很少有一种曲艺会像鼓词那样,一个人同时担当那么纷繁复杂的角色。
楚门犹如鼓词,一个人多角色演绎着一个江湖,文化建设之于楚门像是鼓词组合的乐器,构成了一组丰富多变的旋律,恰到好处地表达其形象,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力,使楚门的人文精神薪火相传,充分展示楚门小城市文化的个性和魅力。
群众文化是孕育、滋养文化的丰厚土壤。文化发展中的第一段旋律、第一个文字、第一首诗歌、第一支舞蹈,都是群众在生活生产中情动于中、形之于外的精神物化所得,都曾在流光溢彩的文化史上留下过一笔笔重彩。诗歌由民歌出,小说由白话出,美声是经过改造的“原生态”,各种各样的舞蹈提炼民间美的创造。
在楚门,由民间发起的《曲桥》文学编辑社、楚洲书画室、音乐培训室、舞蹈室、石榴印社、戏曲协会等十余个文体工作室和社团,早已在楚洲大地如百花绽放。
近日,文玲书院内“楚门微对话”子栏目“名家文化艺术讲堂”正式开讲,首期“古韵文谭”系列讲座带着广大市民领略了古诗词之美。今后还将陆续邀请县内外知名讲师,内容涵盖摄影、书法、文学写作、国画、国学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和门类,其中文学主题主要有古韵文谭、民俗文化系列,书画主题主要有中国山水画花鸟画基础提升和书画签赏等,摄影主题主要有摄影基础知识等,讲师将把专业的艺术知识与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相结合,解读文化艺术的内涵和魅力,是一场思想和文化的盛宴。
开设“名家文化艺术讲堂”是楚门镇党委、政府开展多样化文化服务的其中一项内容。多年来,楚门不断加强综合文化站建设,构筑大众文化活动新空间,除了建成文玲书院,改造提升楚洲文化城,成为楚门文化的重要窗口;还建立了蒲田历史文化展示馆,集中展示清代女学者戴礼的礼学巨著和现代师表戴汉节的个人作品、手稿等;在东西村恢复北宋户部尚书戴明故居和其创办的皆山书院,修复关庙戏台、人面碉楼等文物古迹,打造历史文化精品村;在石角村筹建非物质文化“田岙南拳”文化中心,传承民间习武文化等。
与此同时,楚门镇搭建起群众文化大舞台,激发基层文化活力,包括依托镇文联影响力和凝聚力,整合了各支文艺团队优秀人才,成立楚洲文化艺术团,围绕党的十八大、“中国梦”、路线教育等重大活动开展大型文艺汇演,唱响时代主旋律,并在每年开展“文化走亲”、文化进村入企等演出活动。
微时代的到来,古镇楚门顺势而为,通过创立“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宣传载体,以图文、语音、视频等方式推送相关信息,在运营新媒体平台中拓展楚洲文化。运营“楚门微对话”、“楚门里”、“曲桥”等3个公众微信、微博平台,多视角展示历史文化名镇特色,不断提升楚洲文化品牌影响力。
一股清新的文艺之风正漫过楚门的城乡,用文化之美“涵养”着新型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