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工作站为社区“减压”
全能社工帮你忙
记者 许雅文 通讯员 叶慧芳
实习生 徐佳妮
东起贴沙河,南至抚宁巷,西邻中河路,北到望江路,位于杭州上城区的上羊市街社区,有将近4000户、1万名居民。站在金钗袋巷,面对着白墙黛瓦的胡雪岩故居,65岁的樊建华回忆起当年。
1978年,樊建华嫁到这里,热心肠的她从此便和这个社区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前社区干部都是住在这里的人,工作没有台账,没有任务,每天就是走东家、串西家,为居民排忧解难。” 樊建华回忆说,社区干部不仅认识每个居民,还能准确说出他们家里的情况。
1994年,樊建华上任袁井巷居民区主任,那时居民刚刚回迁,住宅楼不像现在通明亮丽,楼道内也黑漆漆的,“为了能给小巷装上路灯,我一次次地跑到路灯队,请他们帮小区建路灯。但因经费难以落实,这件民生实事一再被搁置。”樊建华找当地相关部门,得知装路灯需要1万元钱,可是居民区没有那么多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她绞尽了脑汁,去裁缝铺和修理店,上门帮助他们把营业执照办下来,让他们营业的同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就这样,终于筹足了安装路灯的经费。
2001年,原袁井巷、金钗袋巷、大狮子巷、上羊市街四个居委会合并成上羊市街社区,从居民区改革为社区。社区职能扩大,劳动保障、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等每条线都需要有人管,“现在的社区就像一个针眼,每条线都要从这里穿过去。”
基层社区有三难:“婆婆”多,任务重,各种考核多。如今,上羊市街社区正在探索将社会事务从社区居委会剥离,交给新成立的社区公共服务站处理,目的就是减轻社工压力,专心服务于群众。
沈雪鸿是刚刚走马上任的上羊市街社区公共服务站站长。最近,他正谋划着“全能责任社工”。
帮扶救助员秦婷是去年刚来社区工作的新人。中午12时,她气喘吁吁地从金狮苑小区跑回服务站,向同事请教。“以前,日常的工作诸如发放老年卡等就忙不过来,即使我是网格员,也只是收集居民信息。现在,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做一名全能责任社工,我得掌握很多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
全能责任社工,就是实行区块负责制,社工要有能力在自己负责的区块现场为居民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带回来交给相应的专业社工。
公共服务工作站还将尝试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专业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的职责,同时承担政府交办的事务性公共服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社区居民能享受到专业机构提供的优质服务。”沈雪鸿说,只要有颗一心为居民服务的心,就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