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

探寻一粒米与江南的故事

秋分稻花晚来香

  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林雅琪 邵敏

  本报讯 9月23日,秋分,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秋分,昼夜平分。来自省农科院的监测,浙南的籼稻开始陆续黄了,直至11月中旬,都将是收获稻谷的季节。如果足够细心,你会发现田里的稻谷有两种类型,谷黄秆黄的籼稻,正在等待农人的收割;一轮过后,等到10月下旬,谷黄秆绿的粳稻也熟了。

  植物学上,稻米分为两个亚种,籼稻和粳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籼稻谷粒长、米饭硬,粳稻谷粒短、米饭软。在浙江,稻分四种:早籼稻,晚粳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前两种俗称常规水稻,后两种称杂交水稻。其中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晚粳稻,约600万亩。秋分前夕,记者跟随省农科院作核所张小明研究员来到我省晚稻育种基地,探寻一粒米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江南文明变迁?

  “稻”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诗经》中已将黍、稻并提,“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春秋以前,因我国北方种稻量少,水稻被列为五谷“禾、僳、菽、麦、稻”的最后;而至宋代,因种植数量多而升了级,直至今天,多达14万种的稻属作物,为世界提供了五分之一的卡路里。

  稻,始于杂草。从杂草到作物,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旅程,人类把野生稻米祖先驯化成可耕作的稻米。一如今天的科研——穗数、粒数、粒重决定着稻米的产量,前提是,稻秆粗得足够支撑如此重量的谷穗。再向前推,也只有根系足够发达,才能给稻秆足够的营养以长势粗壮。

  那么,这个驯化过程发生在哪里呢?据对出土稻谷的鉴定结果,值得注意的是像我省的河姆渡遗址,籼粳并存,表明籼粳分化早在距今6000~7000年已经形成。同时,出土的稻谷或米粒,粒形大小有明显差异,反映了原始稻种的杂合性。作为一种在亚洲地区广泛种植的作物,种内的多样性,与野生稻的多次杂交,这些都给基因测序判断带来了相当的困难。2011年,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等联合研究成果证明:野生稻米在12000年前开始种植,而驯化发生在1万年前的中国长江流域。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疑惑:寻找驯化之旅,意义何在?张小明说,一个农作物的驯化中心,往往也是这个农作物种内基因最多样化和病虫害斗争最多样化的所在。确定了稻米是在长江流域被驯化的,农业育种专家就可以在这里寻找稻米育种中需要的抗虫、抗病基因。

  在育种基地,我们看到,20多亩地里育有数万株性状各一的稻株,这样的科研犹如大海捞针,需要何等的智慧!作为天天与我们唇齿相依的食物,科研成果就像你今天看到的那样,稻米有黑米、血糯米、粳米、香米等多种颜色、口感各异的品种。今年,我省主推的晚粳稻品种之一,正是由张小明课题组育出的“浙粳88”。

  更多稻米与江南的故事,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浙江正是我国水稻品种种植的南北分界线。浙江以北,以种植粳稻为主;浙江以南,以种植籼稻为主。江南的稻作文明,除了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生动还原了稻作场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看鹅儿与雏鸭。”在江南,与稻作有关的农俗就多达50多个,多与祭神有关。比如正月初八,谷日,祭谷神;收割脱粒后第一天晒谷时,念太阳经;结婚时,稻柴枕。

  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谷物,到如今丰盛的美食,江南稻香的故事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餐桌中。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6 秋分稻花晚来香 2014-09-24 3631357 2 2014年09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