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好学

真人图书也“借阅”

  通讯员 陈威俊 王小民 记者 王婷

  本报讯 图书馆里可以借阅书籍,但听说过能“借阅”一个活生生的人吗?答案是:在真人图书馆里就可以。

  前不久,浙江师范大学的真人图书馆开馆了,一批真人化身图书被“摆”上书架,只要师生办理好借阅手续,就能借到想读的“真人图书”。

  首本“真人图书”是浙师大人文学院龚剑锋教授,他对人文地理颇有研究,因此把自己这本“书”取名为《文史地,我的精神家园》,已吸引了十几名学生前来“借阅”。

  “阅读”龚剑锋前,每个读者都要先做自我介绍。当借阅者在报出家乡地名时,龚剑锋就能马上说出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山川河流和风土人情。

  “龚老师分明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啊。”第一次来借阅的大一学生贾秀兰说,“读了这本‘书’,才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知道的太少。”

  面对面的交流规模小,互动性强,私人体验很丰富,龚剑锋也很享受“被阅读”的感受:“交流完全以学生为主,聊他们感兴趣的,他们还可以随时‘翻页’,挑各自喜欢的部分阅读。”

  办真人图书馆的初衷是为了吸引读者归来,近年来,纸质书受到电子书的强烈冲击,很多学生选择在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上阅读,这让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陈玉兰很忧心:“长时间盯着屏幕会损害视力,过度依恋电子屏会变得沉默,不爱与人交流交往,不利于心理健康。”建立真人图书馆的尝试,也许是一条新路。

  陈玉兰说,“真人图书”和普通书籍最大的区别,在于“真人图书”不仅能绘声绘色讲解,还能随时随刻接受“翻页”答疑。换言之,读者既获取了知识,又获得了与人对话交流的真实体验。

  目前,浙师大真人图书馆里已有10多本真人图书“装订”完毕,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化教育、创新创业等各个领域,有教授学者、在校学生、学校校友、留学生……

  大学毕业后白手起家创业的某投资公司总经理应继往,第一时间报名做“真人图书”,他认为,自己的创业历程就是一本厚厚的书,里面记录着无数的酸甜苦辣,希望这些能为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提供一些帮助。

  除了组织集体交流“阅读”,真人图书馆还可单独借阅,只要“书”有时间,即便只有一个读者预约,也可以实现“借阅”。


浙江日报 人文·好学 00013 真人图书也“借阅” 2014-08-14 3502323 2 2014年08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