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4版:今日衢州

治水美村看破石

  区委报道组 胡小飞

  治水,党员干部率先向自己开“刀”

  钱江源头的乌溪江,无疑是滋养着破石村人的生命河。1000多年前,破石人逐水而居,在乌溪江畔繁衍生息。又因水而兴,从唐代起仅入仕的就有7位进士、15位举人、26位贡士,七品以上官员更是近百位。

  这个位于衢江区湖南镇以东的村子,如今2000多人依然沿着18公里的水岸线居住生活。还一度成为有“名”的养殖村:1000多头能繁母猪,年出栏生猪3万多头。这个“名”,不仅因为猪多,更因为产生的污染多:排泄物直接入江,甚至有时还会有病死猪漂浮江上。

  而这湾江水,却是衢州市区及下游50多万群众的唯一饮用水水源地!多年来,衢州、衢江两级不断健全水源保护体制机制,相继开展工业污染、农业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尤其去年来,省委提出要坚持生态立省方略,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建设美丽浙江。当年4月,衢江区重拳开展以生猪养殖、玻璃拉丝企业、灯光诱捕、网箱养鱼为重点的乌溪江饮用水源综合整治。

  在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选择面前,破石村党员干部率先向自己开“刀”,忍痛割舍污染经济。

  党员钟杨坚,养着10多头母猪,好年景时年入十多万元。在保护这湾碧水的大局面前,他二话没说,五六天就拆完300多平方米养殖房。毛芳光、郑友真等一批党员,也纷纷给村民作出榜样。

  在任10年的村支书余金山,上世纪90年代办起玻璃拉丝厂,年利润近百万元。去年7月开始整治玻璃拉丝企业,他忍痛第一个拆掉机器,当废铁卖了。

  党员干部带头,拆出干群一条心,拧成治水一股劲。230户养殖户,60天内削减能繁母猪1030头,拆除、腾退养殖用房3.4万平方米;8家拉丝企业,处置玻璃拉丝机669台。全村更多的人形成合力,清捞河道、池塘,清除淤泥、障碍物,还捐资62万元,使村貌焕然一新。

  正“本”清“源”,治出一江碧水。去年底经瑞士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检测,乌溪江水已经是华东地区最好的一级地表水。

  治水,旨在转型

  破石该走怎样的转型路?余金山想在前头,也率先而为。租用一个停产的玻璃拉丝厂,吸纳13户村民入股,在当地信用社的支持下投入540来万元,种植160万袋金针菇。

  这是一家现代化工厂,制作菌棒,常压灭菌,接种菌种,都用机器设备,尤其生育环节,菌棒全都住进“空调房”。“里面温度控制在13度左右,空气湿度75%为好。”走在一排又一排的菇房前,余金山拉开其中一扇门,一阵凉意扑面而来,一丛丛的白嫩鲜菇,顶着小脑袋,从菌棒上不断地向上伸长。

  村民何雪红,左手拿起菌棒,右手轻轻一拧,动作麻利地地采摘着鲜菇。她也是破石村人,之前家里养猪,猪场关停之后到这里上班,一个月能赚2000来元。几十名原本从猪圈旁、拉丝机前劳作的村民,现在都在菇厂里上班拿上了工资。今年,余金山又投资30万元,利用自家拉丝厂房,种植30万袋茶树菇。他说:“到时候还得雇请不少村民来帮忙。”

  东仓口自然村党员邱林忠也顺势升级,今年租来村里闲置的礼堂,购置七八台制茶设备,带动全村70余名百姓采茶制茶。“前段时间,我们两人一天有300多元收入。”村民廖有仙说,春茶加秋茶,采茶期几乎有8个月,收入不差。还有更多村民购买设备制茶、发展家庭农场、升级农家乐。

  一江好水,也赢得投资商的青睐。投资3.8亿元的乌溪江休闲旅游度假村,去年在破石村悄然动工,2万平方米的欧式建筑群沿江岸呈线性展开,高低错落有致,意韵和山水共鸣。度假村还规划了下沉式庭院、音乐酒吧广场、露天游泳池以及垂钓区、桂花林等,有望今年底完工。届时,不仅能吸纳村民就业,还能带动三产发展。

  大村大聚,是破石村治水的长远战略

  2010年,破石村原鲍家山、东仓、东仓口和破石4个行政村合并,村域面积38.8平方公里,辖 42个自然村。是全区村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

  “散居破石坑和东仓溪两侧的村民,不仅远离中心村、集镇,又容易污染水源。”破石村班子突破重重困难,启动施家安居小区建设。

  马头墙,小灰瓦,峰峦叠翠的笔架山下,碧波荡漾的乌溪江旁,一排徽派风格的小楼依山而建。“这是第一期,12栋两连体,安置24户人。”走进安置小区,恰逢鲍家山自然村郑玉成的妻子,送孩子去学校后到小区来转转。

  “老家离这有15公里,每天只有3趟中巴车进出,生活很不方便。”她说,得知村里在此集中安置的想法,他们就报了名。为了小孩上学,她已经提前在小区边上租起房子开始新生活。“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到菜场买菜都用不了10分钟。”

  转了一圈,小区的道路、自来水等配套都已到位,尤其是污水,都铺设了管道。将进行集中收纳处理。按余金山的想法,要在3年之内建成100套新房,让高山远山的农民迁入小区,还源头一溪清水来。

  治长远,破石村还落实河长制,实时记录工作日志,组建由村护林员、森林消防员、土地巡查员、保洁员组成水源保护巡查队。并对旧村的900多户“量身定制”生活污水处理管网和处理池,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定点收集、分别处置”模式,建立生猪禁养常态化管理机制。最难能可贵的是,村里每年拿出25万元,用于乌溪江水源保护工作。

  破石治水,既要一江清水,更要一方民富。历史遗存的成群明、清古建筑,以及笔架山、砚池、牡丹台、双蝶峰等著名的“破石四景”,连同湖钟潭、文昌阁以及2003年新发现的流纹岩节理石柱,破石村拥有一条亟具开发价值的旅游风景带。今年,衢江区相关单位已经帮助破石村申报我省第二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目前已邀请中国美院专家进行规划设计。

  一个水清景美民富的全新破石,已经为时不远。


浙江日报 今日衢州 00024 治水美村看破石 2014-06-23 浙江日报2014-06-2300017;浙江日报2014-06-2300016;浙江日报2014-06-2300013;浙江日报2014-06-2300011;浙江日报2014-06-2300015;浙江日报2014-06-2300012;浙江日报2014-06-2300014 2 2014年06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