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光影

文章导航

书画作伴好姻缘

  市委报道组 赵国青

  通讯员 章群英

  当都市年轻人高喊着“1314”(一生一世)时,富阳渔山乡一对年轻人的婚礼上,新婚书画展上52幅来自各地名家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主人名叫骆吾林,这一天是女儿莉丽和女婿回家办喜酒之日。之前,两家在定下日子在筹划婚礼时,老骆就想,为什么农村里结个婚都只是吃吃喝喝然后打打麻将?为什么不能搞得有文化一点?

  老骆自己收藏书画已有10年,想起自己长久以来办画展的心愿,就决定和婚礼合起来办。骆吾林说:“那些名家送我作品的初衷就是要我把中华文化传递到最基层,我们渔山文化底蕴深厚,眼下条件好了,喜文习文的习俗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选择在女儿出嫁时候举办书画展,也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意识到,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传承与发扬!”

  老骆的愿望成真了,任玉岭的《枫桥夜泊》、金伟展的字《腾飞》,岳石的条幅《风华正茂》,朱瑚的《西出阳关》……书画展不仅吸引了老乡们,每一幅作品都让他们啧啧赞叹,流连忘返,也吸引了不少杭州、富阳等地的书画爱好者们自发前来观看。

  看过书画展的人们也很好奇:老骆这么多名人字画都是从哪里搞来的呢?老骆说,主要得益于他曾经办过一个钢窗厂。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老骆曾经办过一个渔山门窗厂,厂子虽然规模不大,却是渔山乡第一个、富阳市第一批私营企业,放在全国都算早的。于是,老骆经常有机会作为私营企业家代表去北京交流开会,学习参观,书画家往往当场挥毫,向企业家赠以墨宝,那个时代的那一批企业家,往往文化不高,喜欢舞文弄墨的更少,于是老骆这种对传统书画有浓厚兴趣的人就如鱼得水了,大部分藏品就是这么来的。

  老骆说,其实书画家在创作时,也很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遇到真正的知音,你是真懂还是假懂,是真的喜欢还是附庸风雅,他们一看一聊便清清楚楚。因为老骆一是真懂,二是真诚,所以别人拿不到的作品他能拿到。

  平常日子里,老骆也欢迎朋友们前去家里做客参观。开车去老骆家的路线:从“杭州南”收费站进杭新景高速,约15分钟到富阳灵桥出口下,向北至春永线,向东(萧山方向)行约七八公里,在渔山乡政府前方过桥后即右转,走渔山公路约7公里就到五岭村曙光自然村。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光影 00019 书画作伴好姻缘 2014-01-07 浙江日报2014-01-0700013 2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