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路线”,危险!
在“保密”的幌子下不受监督、随心所欲地制定并实施危险的右翼政策,是安倍的如意算盘。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制定和平宪法,其中第九条宣布放弃发动战争的权利。修改这部宪法是自民党的立党方针。安倍一直以来视修宪为使命。但他深知,修宪门槛高,且十分敏感。近期他虽然表面上有意避开有关话题,但却在政策和实际行动两方面推动修宪进程。
日本本月将在阁僚会议上通过新防卫大纲。日本媒体披露了新防卫大纲概要内容,包括为确保周边海空域安全,构筑广域常态的监视制度;在朝鲜半岛核开发问题上,提高弹道导弹的应对能力等。
近日,日本政府还讨论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最终方案。尽管安倍政权重复了坚持和平主义等基本原则,但表示将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希望借此加大对印度等国的武器出口。
此外,日本政府上月通过内阁决议,取消自卫队在海外陆路运送侨民时携带武器的限制。在获得派遣国事先同意的前提下,自卫队可携带用于保护自身和运送对象生命安全的“必要且妥当”的武器。有专家指出,这一修改意在促进自卫队“实战化”。
日本不仅积极研发、使用和销售新型武器,还大量购进美国先进武器。日本政府计划在2015年引入“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日美政府商讨在明年春天先将美国空军在关岛基地的一架“全球鹰”暂时调往驻日美军位于青森县的三泽基地,负责包括钓鱼岛周边海域在内的东海地区的情报收集工作。
自去年底以来,安倍通过访问东盟等国企图构筑对华包围圈。近期,其企图遏制中国的行动又有所升级。
在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日本政府发表立场强硬的表态,要求中国撤回有关决定,并表示将联合相关国家共同应对。本月,日本与东盟特别首脑会议将在东京举行,在日本主动设置议题下,对华关系或将成为热点之一。安倍还发表诸如“侵略无定论”等否定历史的表态。
自民党前党首河野洋平曾将安倍的种种做法形容为“戴着面具”,而安倍完全卸下“面具”,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试问,这样一个披上了“强权”外衣所谓和平国家的不睦邻的首相,危险性该有多大呢?
(据新华社、央视)